中央、省、市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后,紫阳县采取四大监管举措,节约扩大内需项目建设资金2千万。
一是抓组织领导促责任明确到位。全县成立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包抓、一套考核办法、一抓到底”的领导包抓责任制度,分头负责项目的争取、实施和督查。同时,各职能部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跟踪监管,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抓建设程序规范促项目管理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五项管理制度。目前,全县112个项目均按照项目实施程序进行了申报、审批。对计划投资在3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最高限价、清单计价、二次报价、合理低价中标”制度组织招投标,纪检监察机关全面介入监督,有效杜绝了腐败发生,共计节约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
三是抓严格管理促资金高效使用。县上制定了扩大内需项目资金管理的方案,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拨付和使用严格执行五级审签制度,监察、审计部门全程监督。到目前为止,到位资金2.55亿元,未因资金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四是抓监督检查促项目顺利实施。制定了《紫阳县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深入工程建设现场对全县中央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开展五次全面检查和多次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确保项目建设从前期工作、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到竣工投产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程序实施。与此同时,督促审计、建设、安监、环保等单位加大执法检查和指导服务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至目前,全县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共4批112个项目,总投资约2.56亿元,涉及交通、农林水等民生领域,项目开工112个,完工107个,在建5个,累计完成投资2.61亿元,实施的项目手续完备,没有发现重大违规违纪现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