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镇坪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立足县情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使该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去年以来,该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在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精,注重抓典型,求特色,收实效。一是突出打造特色廉政文化,深入开展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该县各乡镇集镇区域、过境路口等重要位置刷写永久性党风廉政标语22幅,制作悬挂式标语125幅,邀请书画名家书写廉政书画作品51幅,在县委大楼和政府大楼悬挂廉政书画作品24幅,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21个,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个、廉政文化公益广告一条街4个、廉政文化楼院3个,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在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演讲比赛活动,30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此项活动并受到教育,其中,县处级领导参与面达100%。去年9月在该县成功举办了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来自全省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牵头单位、包括杨凌示范区在内的10个市区及安康市10县区纪委领导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观摩会,进一步扩大了镇坪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响力。三是通过为期两个月时间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整顿活动,使全县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转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纠风工作实现新突破。该县建立了县纠风办组织协调、牵头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专项治理评议工作机制。针对公路“三乱”反弹现象,加大了治理工作力度,对交警队办证搭车收费行为及时进行了处理,收缴违规资金4000元,公路“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去年3月,联合县物价局、农业局等部门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8起,避免了销售假劣农资坑农事件的发生。结合学校开学,由监察局、纠风办、教育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 “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无乱收费现象。开展了规范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专项治理工作,率先在全省推行了乡镇卫生院药品及医疗耗材由县上集中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及城乡同药同价制度,县医院今年所需药品及医疗耗材采购,全部纳入全市集中招标范围,平均降低药价13%;实行了同一品种药价高于市场价有奖举报制度,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便民服务等措施,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怕的问题,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信访举报工作取得新新突破。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在全市率先推行了信访点名接待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按照 “四公开”(即信访接待公开、信访办理公开、信访初核公开、信访处理公开)的要求,做到了热情受理、认真登记、及时转办、定期督查、限时回复,控制越级上访9次17人,处理集体上访6次25人。同时,进一步加强信访初核力度,做到了信访件 “五必核”即:对属于本级管理的信访件必核,上级交办要结果的信访件必核,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必核,新闻媒体报道的信访问题必核,群众署实名反映的信访件必核。通过加大对信访举报件的初核处理力度,理顺了信访举报人的情绪,化解了群众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2007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85件,其中,重复举报25件,无具体线索、无初核价值信访举报19件,信访初核24件,转办17件。其中,举报科级干部信访8件,初核办结8件。上级要结果的信访案件6件,结案率达到100%,处理结果上报后无反复,较好地发挥了信访主渠道作用。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2007年,县委先后三次对县纪委监察机关和纪检系统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县纪委机关进出流动8人、内部提拔轮岗5人。为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县直部门22个纪检组全部实行县纪委统一派驻管理,其中,新提拔交流优秀年轻干部15人,调整交流6人,解决了干部流不动、无活力的问题。对全县10个乡镇纪委书记进行跨乡镇交流调整(其中,新提拔交流8人,调整交流2人),新提拔配备乡镇副科级纪检员10人,有7名乡镇纪委书记担任了乡镇主要领导职务。同时,在全县78个村支部配齐了纪检委员,将纪检工作延伸到了村一级,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纪检组织格局。制定出台了《镇坪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县直部门纪检组、纪工委和乡镇(部门)纪委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乡镇(部门)纪委、纪检组的监督检查、业务指导和考核奖惩,派驻机构管理关系进一步理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