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岚皋落实资金1488万元启动10个特困村建设

    作者:王兴波 时间:2007-07-18 08:18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今年元月,岚皋在全县启动10个特困村建设。该县采取“领导挂联、乡镇实施、部门帮扶、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方式,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特困村建设,使特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收入明显提高,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抓项目建设。该县将相关项目资金与特困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部门单位帮扶资金、社会各界捐助资金捆绑起来,千方百计把特困村建设资金“拼盘”做大做实。目前已落实捆绑资金1488万元,10个特困村完成新修、改造村级公路30.3公里,硬化公路21公里,惠及3130人的24处人饮工程陆续启动建设,实施巴山民居和厕圈改造103户,完成移民搬迁91户342人,新修、改造村级文化活动室6个,启动建设五保集中安置点7处,安装通讯塔2处,特困村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通讯难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善,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抓产业调整。该县实施“一户一策”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因户制宜的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做到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在资金投入上,县上坚持优先扶持、集中使用的原则,建立部门帮扶、群众自筹、贷款贴息和金融部门倾斜的多元化投入渠道,瞄准贫困群体,重点倾斜扶持,各特困村共落实产业发展资金800余万元,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供了资金保证。截至目前,10个特困村共种植魔芋3500亩,饲养生猪7250头、山羊3060只,喂养春夏蚕1300张,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增收项目得到扶持,为贫困群众建立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抓科技培训。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致富技能,半年来,岚皋按照“实用、实效”的要求,采取科技下乡、集中培训、农校授课,农技推广等多种形式,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已举办各种培训45场次,培训产业大户和能人1900余人。以家庭主要劳动力为重点,加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力度,达到“培训一人,带动一户”的目的,现已输送培训人员110人。同时,为拓宽农民的科学视野,该县认真抓好“村村通工程”,在10个特困村中全部实现了在自然村中村村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的目标。电视、电话的普遍应用,方便了群众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和联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进一步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lid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