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2008年经济建设锁定“五大”重点

    作者:王洪宝 时间:2008-03-04 13:09 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围绕2008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石泉县坚持实行资源开发重组,激活、调动各类积极因素,在“蚕桑大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市靓县”等方面聚集重点力量,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提升产业经济、项目经济、非公经济等对全县经济建设的贡献率,用如椽巨笔奋力书写着率先突破发展的新篇章。
    找准产业建设的支撑点和突破口,把富民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该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把蚕桑放在“一县一业”的位次来抓,确保全年养蚕9万张,发展桑枝食用菌500万袋,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和蚕农收入。大兴“一村一品”工程,继续扩张畜牧产业规模,重点抓好良种猪扩繁和20万头商品瘦肉型生猪基地建设项目,新建规范化养殖大户500户,饲养生猪35万头。按照区域布局和乡(镇)村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茶叶、渔业、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确保“大产业有重点、小产业有发展”。
    加快国企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强县”进程。将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将全民创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将政策扶持与环境优化相结合,激发全民招商创业活力。力促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个、引进县外资金2.6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动员100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创业,实现自主创业2000人,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3.6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协调职能和客商、本县创业能人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园区和能源、建材、矿产、茧丝、医药五大产业集群建设,力促火电项目尽快进点建设,完成东力栲胶扩能迁建,启动60万吨水泥粉磨站新建项目,完成天新丝业捻丝生产线项目,建成高纯度白藜芦醇生产线、池河桑葚醋饮等项目。力争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1亿元、县属规模工业总产值达5.9亿元以上。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加快核心景区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开发以南区旅游为重点的旅游资源,深入推进燕子洞景区开发,精心打造旅游龙头产品;加快实施后柳和熨斗古镇改造、中坝大峡谷景区开发、富水河漂流等项目,确保正式营运。精心打造鬼谷子文化和蚕桑文化名片,力争推出1-2个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加快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宾馆,推出富有石泉特色旅游产品,精心编制“五个一”营销载体,扩大旅游营销推介,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
    实施项目拉动,激活城乡经济发展。该县坚持始终把精力集中在发展上、把发展集中在经济上、把经济集中在项目上、把项目集中在效益上,用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增长,用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全年储备投资项目100个以上,其中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重大项目30个以上。在加强县城建设方面,高起点完成堡子湾片区、红花片区修建性详规和县城东延片区、古堰、池河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启动红花片区、新桥片区和珍珠河片区开发,推进滨江大道、北辰公园及南滨路、金州路、文化路改造等市政配套项目和标志性项目建设,实现城镇建设投资3亿元。在建设新农村方面,争取和安排支农专项资金1.5亿元以上,逐步实现支农项目到村全覆盖。继续抓好包括新农村示范村、脱贫攻坚重点村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在内的54个重点村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农民生产项目,及早实现“人富、村美、民乐”目标。
    壮大经济基础,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当年争取和落实5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对群众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住房保障、扶贫助残等10个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安排,让广大干群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