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民政系统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推进三项突破 办好八件实事

    作者:周健 石建修 时间:2007-02-05 10:33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记者日前在全市民政工作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市民政系统在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着力实施三项突破,办好八件实事,继续将社会体系建设作为全年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来抓,促使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副市长王安利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2006年我市民政系统累计支出资金7492万元,解决了23万人农村低保户、4.3万人城市低保户、3万余人农村五保户的生活供养问题。争取资金1.2亿元,完成2000余户五保户家园建设、1000余户困难群众生活扶持以及60岁以上老人救助、城市低保户子女上学等工作,并开工建设市救助站、救灾仓库等工程,完成市复员军人精神病院、流浪儿童救助中心、“蓝天计划”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使社会救助体系雏形初现。


    副市长王安利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我市民政系统将重点建设农村中心敬老院,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服务,继续实施5000户五保户集中供养工程,新建改扩建敬老院70所、五保家园131个,推进五保集中供养实现新突破;继续扶持困难优抚对象建房300户,保证全市在乡复退军人月定补标准达到200元,并将优抚对象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推进优抚工程实现创新;力争新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500家,重点培育50个先进典型,推进民间组织实现新突破。


    对2006年度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个人进行表彰


    同时,把办好“八件实事”作为服务为民的承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点。这八件实事主要包括:力争30万城乡特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实施特困村重点局救助工程, 对131个特困村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群众,将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250元的生活补助,对特困村的五保户全部实行集中供养,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400元;解决5000户农村五保户住房难问题;投资250万元扶持1000户困难优抚对象解决生产、住房和医疗难的问题;对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上大学三本以上的一次性补助2000元,实施“圆梦”工程;设立见义勇为奖,对被评上见义勇为的给于3000元奖励;争取投资1000万元,扩建市儿童福利院、启动是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程;加快储备建设福利中心、福彩中心和军休中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与会人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