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深山最美乡邮花——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石泉县乡邮员赵明翠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3-08 23:33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打印

      18年,11万公里山路,14万份邮件;骑坏两辆自行车,自费购置3辆摩托车、一艘木船;无一延误,无一丢失,无一投诉……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石泉县唯一的女乡邮员赵明翠,用自己无怨无悔的坚守与付出,修筑了一条承载深山群众期盼、一心为民的民生邮路。

      跨山渡江18载只为一份责任

      “一个男人都难以做得到的事,她却能坚持下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认定这个工作就负责到底。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人说过曾溪这个邮递员不负责任的话。”经常目睹赵明翠从他家门口过的大沟村原村主任李长坤说起赵明翠,满是由衷的佩服。
      14个村、83个村民小组、7000余人,112平方公里服务面积,92公里邮路。4个村在深山,4个村在汉江对岸。赵明翠投递的片区曾溪镇13个村和城关镇1个村都是山大沟深,每出班跑完一趟,要骑摩托、爬大山、穿隧道、渡汉江,用3天时间才能走完这全县最复杂、最艰险的乡邮路。而赵明翠这一走,就是18年。
      在这18年间,她一直坚守在曾溪镇,从没有向单位提出过更换岗位或回城工作的要求。每次出班不论天气好坏,赵明翠中途不能回家,饿了吃点自带的干粮,晚上找户农家借宿。邮局给配发的自行车,在不断上坡下沟的山区小道上骑烂了两辆后,为提高投递时限,赵明翠花1500元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其后的十几年,超期服役的摩托车实在不行了,赵明翠又先后自费买了两辆125型跨骑摩托车。
      开上摩托车后,速度快了,载重能力也大大增加。但身高不到一米六的赵明翠,骑上满载各类邮件的摩托车,只能露出一张脸和两只胳膊了。而要在山路上掌控这样一个大家伙,更是困难重重。雨雪天气路上湿滑,骑在摩托车上脚够不着地,一旦摔倒在山路上,赵明翠根本扶不动三四百斤重的摩托车和邮包。在没有人经过的时候,赵明翠只能把车上的邮件一一卸下来,把空车扶起来后再重新装上去。冬天是最难熬的季节,山里的寒风就像一把把尖刀,要刺穿身体的每个部位。一个冬夜的10点多,赵明翠投递完返回家,因为太冷,手指竟然僵硬成握车把的形状,无法从车上挪下!丈夫彭业高把她的双手放在胸口,捂到天亮才有一丝暖意。第二天,下起了大雪,眼看着天黑了赵明翠还没回家,手机也打不通,丈夫害怕昨天的事又出现,借了辆自行车骑出去找她。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了她。原来由于冰雪交加,道路泥泞,她重重地摔倒在路边动弹不得,摩托车掉到了雪坡下,手机也不知摔飞到哪里去了。
      一些用户住的不在山路旁,相距甚至达到三四公里,为抄近路,赵明翠有时要穿越一个火车隧道。铁路养护员刚开始不让她通行,后来得知她是给乡亲们送信,也就默许了,还把手电筒借给她用。2009年8月,有些中暑的她昏沉地走在隧道里,感觉背后有风袭来,她本能地跳到一边,火车瞬间从她身边呼啸而过。也是为了赶时限省却等候渡船的时间,2010年,赵明翠花1500元买了一艘二手小木船,自己摆渡过江。说是船,其实不如说是一叶扁舟,船身长三米多,宽一米多。赵明翠一个人划船通过四十多米深、三四百米宽的汉江江面。“划这小船最怕风大,划得慢不说,还容易翻。风小时划过江得四十分钟,风大时间就更长。”赵明翠划船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
      就在笔者来采访的前一周,中央电视台记者也深入邮路,对她进行了长达3天的跟班采访。中央台记者曾问她是否想换个收入高的工作,但她一口回绝说“我不换,这里需要我,我也离不开这里。”

      没在一个户口本上的“一家亲”

      “这里至今一些村子村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仍是一天一班的渡船,还有许多村民家没有电话和手机,和山外交流与联络主要靠信件。”赵明翠说,“我就是他们和大山外面联系的纽带。”
      她把乡亲们当亲人一样看待。她知道,一封信、一张汇款单、一件包裹,都承载着乡亲们的诸多期盼。去年4月,一个从上海寄到曾溪镇左溪乡魏兴军收的包裹让赵明翠犯了难,包裹单上既没有村组具体地址,也没有收件人电话。有人出主意说:地址不清、人名不对的邮件,是可以退回去的。但赵明翠想,外面寄个东西过来不容易,寄的人、收的人都在盼着呢。于是,她挤出时间到曾溪派出所户籍室查询,结果发现三个村里都有叫魏兴军的人!到底是谁呢?她打电话问寄件人,接电话的人说离乡很多年了只知道这个地名和姓名。为了这个包裹,她愣是跑遍这三个村,找村干部、村民打听,两天后,终于在兴隆村三组找到了真正的收件人。
      曾溪镇外出打工的人多,好多家庭都是留守老人和小孩,坐船坐车到城里办事、买东西,一个来回就得花费三五十块。因此,细心的赵明翠在投递邮件的路上,还会主动问乡亲们有什么要帮忙的,缴电话费,代办存取款手续,捎带日用品、种子、药品,都成了赵明翠的“分内”事。尽管送邮件很忙,但大家托付的事,她总是一口答应下来,挤出时间一件一件去办。
      大沟村一组的刘金贵、谭庭玉老两口,儿女不在身边,赵明翠就是另一个没在户口本上的家里人。67岁的刘金贵从中铁一局退休后,单位每次寄来的工资汇款单,都是赵明翠给他们送到手上。老两口家里的钱都是交给赵明翠帮忙去存。每次赵明翠提出给他们打个条子,两位老人都是一口回绝。
      这么多年来,赵明翠记不清给别人带了多少次药和日常用品,代缴了多少次电话费,代办了多少事。她说:“我从农村来,服务在山村,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信任我,我就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她把用户当亲人,用户待她更似亲人。赵明翠清楚地记得,2010年12月的一天,山里下了很厚的雪,她连车带人摔下山坡,车坏了无法动弹,她给店里的师傅打了一个电话,师傅二话没说赶到山中帮她修车。2011年1月,在十里沟村送信,赵明翠一不小心摔下10米高的土崖,当即失去知觉,过路的乡亲们顾不上危险,翻下山崖把她救了上来。
      这么多年来,赵明翠也记不清,多少次跌倒,是过路的乡亲们帮她把摩托扶起;多少次进门投递,乡亲们给她端上热腾腾的饭菜,有的老大妈硬把核桃、花生、鸡蛋和腊肉塞给她,让她在路上吃。天黑了,邮件没有送完,乡亲们更是争着让她住在他们的家里。

      只要群众需要,就一直送到走不动为止

      有人说赵明翠傻,给公家做事情还自己花钱买摩托,买木船。但在赵明翠看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方便了投递,又换来了乡亲们对自己服务的高度认可,值!
      有人劝她在县城找个当服务员的差事,收入差不多,也能把家照顾好,如果骑车、划船遇到危险有个啥闪失,娃娃可咋办呀!但是赵明翠只要一想到邮路上期盼着她的乡亲们,谁再劝也都没有用。
      上世纪80年代,赵明翠的父亲赵文山就是这片邮路的开拓者。“那时看到父亲、大姐骑着自行车送邮件,别人高兴地说谢谢时,我就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要当一名别人夸赞的邮政投递员,这种想法在内心一天天变得强烈。到了初中毕业时,我便对父亲说,我哪也不去,就帮你送信吧。”赵明翠当初的一个选择,成就了如今的一个标杆。2007年,赵明翠在地方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对于这个既不能改变她岗位,也不能涨工资,还得每年交党费的选择,赵明翠有自己的看法:“当了共产党员,会让我更能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这是一个从选择升华为坚守的历程,这个历程正是邮政使命传承的真实写照。曾溪镇离开她是不完整的,她离开曾溪镇同样也是不完整的。
      1994年6月,小孩满月不久赵明翠就来上班了。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每天早晨6点带上孩子和奶瓶一起去取信、送信。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信件,背上还背着七八十斤重的邮包,顶烈日,冒严寒,走小道,爬山梁,仍然坚持挨家挨户送报送信。没办法,在外打工的丈夫只好返乡找些零工做做,默默地照顾着这个家。2005年,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也带来了更大的家庭开销。丈夫又一次劝她,把工作辞掉,换个收入高的吧,可她还是说,她放不下。丈夫彭业高说:“我当时真的无法理解,邮递员到底有什么,居然比这个家更重要。可当我与她一起回到曾溪时,老乡们都热情地拉我们进屋吃饭喝茶、说家常,甚至眼泛泪光时,我的疑问,似乎开始有了答案。”
      这是一条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纽带,正是这条纽带,把赵明翠和这条邮路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012年3月,赵明翠的事迹引起新华社、陕西日报、西部网等中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赵明翠也先后荣获陕西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感动陕西2012年度十大人物、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今年“三八”前夕,赵明翠又荣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面对不期而来的种种荣誉,赵明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只是千千万万基层邮递员中的一员,只要群众需要,我要为乡亲们送到走不动为止。”她说,自己最大的希望是能带个徒弟出来,把这条邮路无限延伸下去。
      现在,从县城一直走到全国的赵明翠成了社会各界争相学习的楷模,陕西省邮政公司党组专门发文在全省邮政开展学习赵明翠活动,安康市邮政局给她新买了一辆比较轻便的、更容易骑的摩托车,县上也为她争取到了廉租房,省邮政公司也将对她予以用工身份晋升。立新村的陈正远书记对笔者说:“成了全省先进的赵明翠和以前没什么变化,就是跑的越勤快了。”我们也相信,赵明翠的步伐会越走越坚定,邮路也会越走越长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