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牵头在政府,核心在医院,财力是保障,难点在人员,满意在群众。只有深化医改,把一个个问题解决了,把一个个关节捋顺了,把一个个机制建齐了,改革目标才能实现,才能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才能实现“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最终目标。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抓关节全力保障,强基础健全机制,强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一、高度重视,强化部署。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责任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了信息联络员制度。先后召开三次领导小组会议、两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并于7月31日召开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大会,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解读医改政策、部署改革工作。出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县委、县政府领导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检查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及时妥善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强化医改办机构建设,为医改办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室,并抽调3人集中办公。
二、抓住关节,强基固本。突出抓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一是制定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规划。以现有医疗资源为基础,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重点办好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所县级公立医院。二是大幅提升财政保障水平,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对县妇幼院经费实行全额预算,对县医院、县中医院在编在岗人员工资给予70%差补,对离退休人员工资全额预算,医院建设费用报政府审定后由县财政专项拨款,公立医院的债务问题实行先剥离后逐年偿还的办法,保证医院轻装上阵。三是全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在政府投入补偿和医疗服务收费调整到位的基础上,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零差价销售,县财政按照“取消多少,补偿多少”的原则拿出1227万元,对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而减少的合理收入进行补助。四是积极制定县级公立医院核编方案。三所县级医院按550张床位规划,并实行动态配置调整,方案已向市编委办沟通上报;在人员配置上,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和竞争上岗制度,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五是积极推行惠民便民措施,让利于民。将医院CT等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下调20%,普通设备检查费用下降15%;推行同级医疗机构影像检验结果互认、便民门诊、双休日门诊,积极开展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推广优质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患者投诉处理机制,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三、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先后出台了《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费补偿暂行办法》、《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核定方案》、《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等各项配套方案,为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
四、夯实责任,严格督查。县政府成立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督导工作组,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行一对一督导,并明确了督导组工作职责,督导组已于8月1日开始深入各医院正式开展工作;印发了《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对落实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做到“事前有计划、执行有监管、效果有评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同时,制定印发了《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办法》、《石泉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对医院内部决策、运作管理、医疗风险预警、绩效考核,医疗费用管控、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社会满意度的监管。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新闻宣传力度,创办了石泉医改简报,先后在省市县各类新闻媒体发布信息12篇,完成相关工作分析汇报材料9篇约10万余字,及时向社会宣传改革政策、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接受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注重树立培养医改工作先进典型和改革先进经验的总结和宣传,积极营造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舆论氛围。
(石泉县医改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