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绿色安康 > 正文内容

    我市上半年医改工作深入有效扎实推进

    作者:佚名 时间:2012-09-10 09:04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2012年7月24日至8月1日,市医改办组织有关部门抽调24名工作人员组成5个检查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等方式,对十县区上半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逐一进行了督导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全市上半年医改工作深入有效扎实推进。
      一、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均能及时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或医改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医改工作。多数县区及时制定下发了《2012年医改主要工作安排》,并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岚皋县早安排、早部署,于4月10日率先召开全县医改工作会议;汉阴、镇坪、白河、汉滨、石泉等5个县区按照7月底前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召开了全县医改工作会议,10县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启动实施;医改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加大,宁陕在省、市主流媒体发表医改宣传稿件35篇,岚皋、紫阳、镇坪在全市医改信息报送考核中名列前三位。
      二、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宁陕、石泉、汉阴、岚皋、镇坪、白河6县均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及津补贴实行全额补助;紫阳、汉滨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核定收支,综合补助”;旬阳对乡镇卫生院“一长三干”的人员经费实行全额补助、其余人员基本工资全额补助、津贴按60%补助;平利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全额补助、津贴按每人每年1.8万元定额补助。二是10个县区妇幼保健院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全面建立。9个县区妇幼保健院经费均实现全额预算,汉阴县按基本工资及津补贴的90%给予补助。三是县医院、中医院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初步建立。10县区对县医院、中医院离退休人员工资除岚皋县按70%补助外,其它9县区均全额补助;十个县区除紫阳、平利对县医院、中医院按照“核定收支、补足差额、保证运转”的方式补助外,其他8个县都按医院在编在岗人员的基本工资给予60—100%补助,部分县还对津补贴给予一定的补助,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额度都较上年有较大增长。四是足额落实各项卫生专项补助经费。10县区财政均能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医补助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补助经费。五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化解医疗机构历史债务。宁陕建立卫生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历史债务化解三项基金250万元;旬阳对县镇医疗机构历史债务统一打包,由县财政逐年偿还,今年已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欠债217.53万元;白河、岚皋县分别安排化债资金100万元和110万元。六是积极探索规范财务收支新思路。继岚皋探索“收支两条线”、紫阳推行“院财局管”后,石泉积极探索推行“镇财县管”,白河还设立会计核算中心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全县12所镇卫生院收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分单位核算”。
      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十县区均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二是石泉、岚皋、白河和平利、宁陕县积极制定县级公立医院核编方案并已向市编委办沟通上报。三是岚皋、旬阳、紫阳、平利、汉阴、镇坪、白河取消药品加成,宁陕取消基本药物药品加成,紫阳还以政府名义发布取消药品加成公告。四是岚皋、平利、汉阴、紫阳调整了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石泉、宁陕、旬阳、白河出台了调价方案和细则。五是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旬阳县中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全市领先;旬阳、汉阴、紫阳、平利县医院等建成电子病历;白河、镇坪县医院等还积极构建远程会诊系统。六是多数县区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推行同级医疗机构影像检验结果互认、便民门诊、双休日门诊,积极开展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工作。七是9个县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当年引入第三方机制调解医疗纠纷26例,成功调解24例,调解成功率达85.7%;汉滨、汉阴、白河的所有乡镇以上医院和宁陕县医院全面推行医疗责任险,保险公司参与理赔5例、理赔金额46.1万元。
      四、基本医保顺利扩面提标。一是10县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人数分别达14.3万人、24.4万人和231.7万人(其中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11728人),参保(合)率除个别县外均达到了96%以上,全市共资助23.79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参保参合。二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及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基本达到年度目标要求,石泉城镇职工医保及汉滨、紫阳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即时结算,新农合将病种管理的疾病范围扩大到50种疾病。三是各县区不断推出惠民利民措施。10县区均开展了按病种付费等支付制度改革;岚皋县率先推行新农合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外全报销;石泉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困难群众在就诊医疗机构就能直接办理就诊、报销手续;汉滨区一院大力推行“先诊疗,后结算”,解决部分困难家庭无钱垫付、借钱住院的困境;紫阳探索新农合“门诊总额预付”,为试点乡镇先期预付资金30万。
      五、药品“三统一”工作积极推进。一是十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全覆盖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三统一”工作延伸到8个县(汉滨、石泉除外)的县级公立医院。二是十县区均建立了县药品“三统一”采配结算管理中心,制定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岚皋、旬阳分别为中心定编5人和7人;镇坪县投入25万元建立乡镇卫生院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面、全过程管理。三是全市“三统一”药品配送、配备、使用、回款率稳步提升。截止6月底,前述四率分别达86.9%、97.6%、97.7%和86.4%。汉滨区、旬阳县上半年申购药品金额分别达到1730.7万元和1520.6万元。四是各县区药监、卫生、物价部门加强监管,有效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平稳有序。
      六、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健康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慢性病管理和新一轮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工作全面铺开。平利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扎实展,对乡镇、村医实行“双百”和“五百”考核并兑现补助;白河探索建立“以扣代奖、责任连带”的冷水模式和“月付工资、年度总评”的西营模式;紫阳县推行“三联共建”(即联村、联责、联报酬),发放“包村服务医生联系卡”,帮助村卫生室做到“七有一规范”;汉阴强化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和质量的考核;汉滨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中积极推行“片医制”、“医卫包村责任团队”和主动上门服务得到居民好评。
      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步伐加快。一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顺利推进,基建、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有序进行。二是继续开展乡村一体化试点。旬阳县医院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支持蜀河镇中心卫生院建设资金50万元;平利、白河、汉阴、旬阳实施县镇一体化管理后,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八、中心城区“住院难”问题有效缓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城区“住院难”问题,将其列入市政府重点解决的新“三难”问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工作来抓。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郭市长“生命不能等候,健康不能等候”的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有效缓解群众住院难问题。截至目前,市直各医院新增床位422张,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的1000张病床即将投入使用;设立“住院服务特服电话”解决患者住院66人次。

                                    (市医改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