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编委办于2010年6月份机构单设后,提出“创先、创优、创新”工作理念,开展“打基础、提素质、建实绩、树形象”主题活动,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得到明显加强。201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被定为安康市优秀单位。
夯实基础保“三创”。坚持从最基础抓起,为营造创先、创优、创新氛围提供保障。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列市委机构序列,核定行政编制16名,领导职数1正2副1县级督查专员,内设4个科,下设副县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事业编制4名。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招录、选调、竞岗等形式,选拔5名干部充实进机关,提拔任职4名科级干部。注重干部素质培养,选派干部参加市级以上培训40余人次,拓展干部知识视野。三是改善办公条件。按照有宽敞场所、有办公桌椅、有文件柜、有电脑、有打印机、有宽带网络、有固定电话的“七有”模式,调整增加办公用房,逐步完善办公设施,开办“安康机构编制网”和《安康机构编制简报》,购置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宣传设备,机关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规范管理促“三创”。坚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落实,促进创先、创优、创新风气形成。一是加强内务管理。制定工作落实、财务管理等七项制度并编印成册,建立“日有进度、周有安排、月有盘点、季有通报、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创新“每日上净班、出满勤、干满点,每周定任务、比进度、记台帐,每月小考核、夺红旗、奖科局,每季度晒成绩、排名次、发通报,半年分析检查、评比三创(创先、创优、创新)、总结经验,年终述职测评、组织审定、表彰奖励”的考核方式,每月评选“创先争优”科局,颁发流动红旗,激励干部奋发有为。二是规范办事流程。制定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和科级领导职数办理流程、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标牌管理工作流程、“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流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和实名制工作流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度报告工作流程,规范市级机构序列和名称,出台考核办法统筹机构编制信息调研和创新,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有序管理。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搭建“支部联谊,党员连心”平台,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内容;启动“五帮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即为帮扶村帮绘一幅发展蓝图、提供规划服务,帮跑一个重点项目、提供协调服务,帮联一项主导产业、提供增收服务,帮扶一名困难群众、提供脱困服务,帮助一名困难学生、提供资金服务,提高联系服务群众能力。
履职尽责践“三创”。坚持把创先、创优、创新理念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始终,以机构编制工作成效践行“三创”理念。一是化解改革难题。在机构改革中,为解决行政事业编制混用的问题,在制定部门“三定” 规定时,将附设在机关的事业机构和编制从机关剥离;为解决内设机构小而散的问题,归并相同或相近的工作职能,综合设置相应科室;为解决超配领导干部的问题,兼职领导不占用兼职单位的编制和领导职数,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专业技术性领导职务与上级部门对应设置。二是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发展大局,牵头划定高新区管辖范围,明确高新区管委会管理体制、机构编制和用人机制;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月河川道示范区建设的要求,提出恒口省级示范区设置建议;增强县区重点镇发展功能,提出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意见。围绕保障民生,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体系,加强医药卫生体制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设置县区农村公路养管机构,充实安康中心城区防洪和环境监测力量,壮大基层维稳机构和队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严肃编制纪律。执行机构编制“五不准”、“三个一”和“用编审批”制度,建立机构编制考察制度,凡涉及机构编制事项,坚持先实地考察调研后上会审核、审批程序;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标牌管理制度,明确标牌的悬挂范围、位置,制作标准及报备程序;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对部分职能消失或任务不足的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整合和编制核减。加大机构编制违规问题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受理查处“12310”监督举报4件次,有效规避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