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

    作者:李力 时间:2011-04-15 14:57 来源:市安监局 字号: 打印

      面对非煤矿山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安全基础差,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监管压力大的严峻形势,市安监局深入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强基固本,目前,已有91户非煤矿山企业和尾矿库达到了安全标准化,60%的非煤矿山和尾矿库企业提前完成安全标准化建设任务,事故逐年减少,2010年非煤矿山首次实现了零死亡目标,为保障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领导,周密规划。迅速成立了主要领导直接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标准化建设领导机构,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五年达标的思路,制定了《安康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确立了第一年打好基础,第二年初步规范,第三年显现成效(2010年底前50%企业达标),第四年提等升级(由五级升为三级),第五年全面达标(2013年底前)的整体工作规划,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明确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措施保障。
      二是夯实任务,严格考核。坚持每年度对安全标准化建设进行专题部署,下达具体工作任务,将责任、任务分解到县区、分解到具体企业,对任务的推进和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县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目标考核内容,适时通报任务进展和完成情况,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实行“一票否决”,为有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培训,深入动员。确立了“搞好安全标准化必须坚持思想认识先行,用思想认识达标带动工作达标”的工作原则,及时举办了全市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安监部门负责人、业务干部参加的培训班,市局领导亲自宣传动员,邀请省上专家讲座辅导;市局还采取把市县局干部、企业负责人派出去培训交流,对安全标准化建设进行全员培训教育等办法,强化宣传教育效果,形成了“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的良好局面。
      四是抓点示范,典型带动。起步阶段,在全市非煤矿山行业中选择了8户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率先开展标准化达标建设,组织其他企业去参观学习,用示范和典型带动和促进标准化创建工作。尤其是陕西汞锑科技公司旬阳分公司青铜沟汞锑矿经过创建,在我市率先达到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示范效应非常突出,学有榜样、干有标准,带动了全市安全标准化建设推进步伐。
      五是严格准入,治理源头。在非煤矿山 “三同时”审查中,对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对照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严格进行竣工验收,凡不符合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查验收通过,一律不准投入生产,做到了建设工程项目在安全设施“三同时”过程中,同时达到安全标准化,宁陕县6座、旬阴县3座、白河县1座、平利县1座等11座新建尾矿库建成投产前全面通过三级安全标准化考评。
      六是科技兴安,固本强基。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促使企业转变管理理念,加大科技投入。2007年以来,全市非煤矿山企业累计投入2.5亿元,用于生产安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安装使用。全市地下开采矿山企业50%的斜井提升系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防跑车安全装置,汉阴县黄龙金矿投资26万元对斜井提升系统安装使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和红外线自动防跑车装置;所有非煤矿山企业民爆库房和所有尾矿库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露天采石企业全面实现了中深孔爆破,采用机械铲装、破碎作业,大大提升了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科技含量,为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