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助推跨越发展

    作者:王善武 汪兆辉 时间:2011-03-31 09:58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为加快推进“人才兴县”战略的实施,石泉县探索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新机制,初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才工作体系。

      一是构建人才工作新体系,不断集聚人才工作合力。调整充实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全面部署落实人才振兴工程的各项政策举措;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健全完善了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女性人才信息库和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库;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推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制度,建立起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是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着力提升各类人才素质。通过“石泉讲堂”、集中办班、组织外出考察、选送到省市高校及培训机构培训等方式,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进行大规模培训;大力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采取教研实践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到省市机构进修培训。实施干部学历提升工程,采取工资及津贴照发、学费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引导各单位35岁以下的干部职工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实施村干部学历教育工程,借助农广校、电大等农村干部学历教育机构,由政府财政买单,对现有农村干部、致富能人普及中专以上学历教育。探索 “订单培养” 模式培育紧缺人才,鼓励有志于在石泉从事相关工作的本县高考上线学生报考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专业,以政府名义与学生签订专业培养、工作安置和五年以上服务年限协议,毕业后聘用到相关单位工作。

      三是拓宽人才引进新渠道,不断壮大各类人才队伍。聘请省市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对口业务部门领导、资深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省内外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组建蚕桑、畜牧、旅游产业和项目建设、城建规划、涉政法律服务等6个专家团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针对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现状,从石泉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募有志于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教育、卫生、农业技术、法律应用类紧缺人才。建立人才租赁和派遣制度,对机关事企业单位临时性、突击性、阶段性工作所需人才,通过人才租赁方式解决引才难题;对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在编制外特定岗位长时期聘用紧缺专业人才的,由县人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派遣到相关用人单位工作。建立了“县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以政策为导向,乡情为纽带,精心为石泉籍在外优秀人才搭建创业平台,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石泉籍人才“回家”,着力引导石泉籍人才智力回归。

      四是营造人才发展新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在党政人才选拔中,坚持重实绩、重基层、重品德、重能力的用人导向,推行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和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及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岗位管理制度,深化职称评审改革。规范村干部选拔使用办法,大胆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完善人才奖励制度,事业单位实行以岗定酬、以任务定酬、以项目定酬、以业绩和单位效益定酬等多种分配方式;广泛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奖励活动,提高人才工作积极性。制订紧缺人才引进及激励措施,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实行特殊奖金津贴制度,在职级、职称及户口转迁、子女上学、配偶工作安置等方面优先解决。建立人才流动办法,推行用人单位和人才双向选择,促进人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合理、柔性流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