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十二五”目标任务和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市政府副市长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市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5年来,全市共投入卫生经费17.92亿元,改扩建市、县、乡、村医疗机构2678个,现有各级各类公立医疗结构3504个,卫生技术人员11902人,病床7592床,村级卫生组织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室的目标。截止2010年底,我市参合农民229.7万人,参合率94.68%,住院平均报销率达60%;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在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宁陕、平利启动;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9.14%,死亡率下降到19.4/10万,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6.21‰以下,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77.4%和61.4%;省级卫生县城覆盖率达70%,建成省、市、级卫生乡镇、村、单位627个,安康中心城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通过省上考核验收,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陈明指出,过去的五年,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市国民健康指标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卫生事业改革力度最大、收获最多的五年。在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卫生系统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主题,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全力推动卫生事业向跨越式发展迈进。
陈明强调,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解决群众“看病贵、吃药贵”问题为根本目标,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和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让基本药物真正成为群众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要全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积累经验,为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全面推开做好积极准备。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乡、村两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卫生村镇的创建活动,努力改善城乡卫生面貌。四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上提出的将新农合参合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提高80元、达到人均230元的标准和要求,切实落实补助资金,逐步提高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稳步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
陈明要求,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抓好行风建设,扎实推进医改工作,确保完成三年近期医改目标,推动全市卫生事业上新台阶。
会议还表彰了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与各县区签订了2011年目标责任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