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市外侨办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顺利通过考核组验收

    作者:马林珏 胡鹏 时间:2010-12-17 14:17 来源:市外侨办 字号: 打印

      12月14日,由市扶贫开发局和市政府督查室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考核组,对市外侨办周家阳坡村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
      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该办对旬阳县吕河镇周家阳坡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两年来,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关心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高效农业模式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为突破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认真履职,真情为民,积极做好包抓村各项帮扶建设工作。
      周家阳坡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425户,1608人,拥有耕地2778亩,荒山荒坡13000余亩,可利用荒坡500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有劳动能力806人,主要以“烟、畜、菜”等为主导产业。帮扶期间,办领导高度重视周家阳坡村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结合周家阳坡村实际,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创新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突出重点,一业为主,多业并重,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畜牧、蔬菜、烤烟产业基地建设,以发展经济为核心,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特色产业,重点突出农民持续增收,以打造农业高效经济示范园为重点,以线带面,整体推进,千方百计地扶持村民致富项目。办领导把“联户带村”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本村山地丰富资源,以烤烟、莲藕、大棚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导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做好“山上文章”,使“烟、菜、畜”成为该村支柱产业。经多方协调努力,争取资金及水泥、肥料等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共计20余万元,特别是”7.18“特大洪灾发生后,争取9万元用于村上水利、交通及引用水等“7.18”灾后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期间,全村共种植烤烟2000余亩,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养猪1000头、牛350头、羊1200只;组织四个条件较好的村组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和沼液肥料,栽种连片莲菜300亩;实施“四改三建”50户,新建沼气84口,指导建设正大模式养殖大户20户,121模式56户,栽种良种核桃1200亩,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中小学生入学率达100%,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100%;广播覆盖率100%。
      考核组一行在现场查看建设情况、听取工作汇报会后指出,市外侨办在周家阳坡村新农村建设扶工作中,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通过帮扶,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考核组还就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