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遵照人才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形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着力培养“三创”型、实干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是创新“县校共建”模式。先后与陕西建筑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合作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办法,利用高校人才和科技资源,引进一批县域经济发展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及技术、成果,探索出“定向委培 、科技研发 、产学结合”的人才引进、培养新模式。去年,全县160名优秀青年被送往重庆冶金学院委培学习。
二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兼职、有偿咨询、参与项目设计、考察讲学、担任业务顾问等方式,公开向社会招聘,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依托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园区引进6名硕士研究生和10名县域经济发展急需本科生;采取“人才+项目+服务”模式,以项目吸引集聚人才,以人才推动项目建设,使一个项目建设培养一批人才,达到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互促双赢的目的。利用提供档案托管、职称评定等无偿服务,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引进人才。中科纳米、尧柏水泥、鑫源矿业等先后采取短期、长期或雇佣、租赁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500人次。
三是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开展“科级领导干部讲坛”、“旬阳干部讲堂”、“党课联评”、“专题辅导”、“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在职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大等6所高校联合,建立成人教育教学点,让300多名年轻干部在家门口圆了大学梦,有167名干部到高校进修学习,培养了一批急需专业人才。刘建、陈春来、何民主等县内知名企业家从企业发展扩张的实际需要出发,自加压力,分别参加北大、武汉大学等高校的MBA博士、硕士班次的职业经理培训学习。
四是重点工程培育人才。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和2000多万扶持资金,实施“双培双带”人才示范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用于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及优秀人才选拔,把农村富余劳力培养成产业工人的预备军,使大量人才由过去的“拼力拼身体”向“吃智吃技能”转变,由“数量型”向“创新型”转变,储备和培养一大批技能、经营、管理类人才。两年来共选拔培育了3629名科技致富带头人,选用了2243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和村组干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