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发改委副主任、粮食局局长姚增战带领省局调控处、流通与科技发展处、财务处、办公室负责人,在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立根、粮食局局长张继方的陪同下,检查指导我市救灾粮供应工作。
姚增战一行先后深入我市兴安米业公司、市粮库、省储备粮安康直属库等单位实地查看灾情,检查救灾粮库存、加工、供应等情况,察看了市粮库工程建设进展。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在听取了安康灾区粮食供应情况的汇报后,姚增战对安康“7.18”特大洪灾发生后粮食部门灾粮供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安康市各级粮食部门反应迅速,措施得当,保障有效。对下一阶段的灾粮供应工作,姚增战要求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应急和过渡时期的关系。灾粮供应已经从应急供应转变为灾后正常供应,两个阶段灾粮供应的标准、数量、品质不同,市县粮食部门在供应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向灾民介绍清楚,宣传到位。二是要处理好应急成品粮和原粮的关系。日前,省粮食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救灾粮供应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对原粮的粮源安排、供应数量、供应品种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在供应时,质量容易控制。文件未对成品粮作出规定,成品粮因省、市、县粮库储备粮质量、标准、规格不同,如果要供应成品储备粮,建议市粮食局要会同市上相关部门联合检查,把好质量关。三是要处理好省级储备粮和市级储备粮的关系。由于安康本地储备的大米不足,需要动用省储稻谷。省、市、县供应的大米产地不同,质量不同,在编排供应计划时,要尽量保证同一区域,供应同等质量的大米,防止质量不同而引起矛盾。
姚增战强调,这次救灾粮供应的对象为因灾生活困难的“三无”人员,供应标准为每人每天1斤成品粮,连续供应92天。受灾群众多,供应时间长,社会影响大,各级粮食部门要抓紧落实。在救灾粮供应中要讲政治、讲大局,要加强质量监控,不能短斤少两,不能出任何问题。要认真选择加工点。确定“点”就要把政策讲清,救灾粮供应是政治任务,不是纯粹的生意,要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规定生产。统一包装、统一计量、统一标准。市县粮食部门对救灾粮加工、供应工作要实行全程监管和监督检查,切实做好救灾粮供应工作。同时,要结合救灾工作,总结受灾教训,研究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特别是县区粮食储备规模、品种结构、加工能力以及供应网点等都值得认真研究。
最后,姚增战再次表达了对安康灾区群众和全体粮食职工的慰问。他说,安康遭灾后,省局上下都很关心,8月4日紧急下拨维修资金专款,机关干部职工也积极向安康捐款。近期,省局将给受灾县区受损粮库的维修、重建拨出专项资金。
在安期间,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看望了姚增战一行,并对省粮食局对安康灾情的关心和灾后重建的支持表示感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