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扎根村上六年只为初心——记市财政局驻村扶贫干部杨政成

作者:杨京保 时间:2020-03-12 08:09 来源:市财政局 【字体:

  记者从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了解到,在安康几千名驻村干部中,有一名县级领导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到贫困村,当过3年驻村工作队队长,3年驻村队员,无怨无悔在基层扎根6年,只为让群众甩掉穷帽子。多次联系后,才知道他是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主任杨政成,但他婉拒了记者的进一步采访:“作为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年龄也大了,你们应该多鼓励年轻的驻村干部。”
  为了挖掘杨政成的素材,记者无奈只能找到市财政局党组,在局党组的协调下,杨政成才接受了采访。

  用真情温暖民心

  2014年5月,按照为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的要求,市财政局迅速成立了国库支付局(现国库支付中心)局长杨政成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51岁的杨政成简单收拾了行李,拿起背包,经过近3个小时车程的颠簸,来到了石门镇谌家院社区,这一“驻”就扎根了下来。

  谌家院社区距旬阳县城60公里,全社区369户1160人,地理位置偏僻、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主导产业不明晰,要带领他们迅速摆脱贫困,刚驻村的杨政成心里没底。“我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很重,而且没有退路。”这是杨政成驻村伊始的真切感受。
  为了迅速摸透底子,杨政成开始用脚步丈量民情。第一次入户的情形,杨政成记忆犹新。通往2组的山路异常陡峭,树枝和蜘蛛网遮挡了前行的山路,5月的烈日走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他拿着树枝一边探路一边驱赶着虫子。衣服湿透了就拧,拧了再穿,2公里的山路他走了1个多小时。返回时,衣服因为反复流汗,结了层白花花的盐霜。

  “汗水就是我的初心,身上起盐霜才是共产党员的本色。”1个月时间,杨政成一户不落地走完了全社区在家贫困户,迅速和他们打成了一片。3个月下来,社区的男女老少都知道来了位“杨队长”。

  让石门镇党委副书记包本安感动的是,不少和杨政成年龄差不多的村民远远地看到杨政成,热情地招呼:“老杨又来了!”杨政成也和他们称兄道弟,听他们诉说着心里话。在杨政成心里,群众最纯朴、最善良、最讲感情,驻村工作队只有“进得去农家、搭得拢板凳、交得上朋友”,才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尽快把身心融入进来。
  谌家院社区第一书记刘其婷,第一次见到杨政成,心想他是市上来的县级领导,自己又是刚刚被选派的“女娃”第一书记,社区情况不了解,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但跟着他一天跑下来,发现跟她想象的“不大一样”,杨政成幽默健谈、为人随和。在他的支持和带动下,刘其婷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经过1个多月的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杨政成形成了《石门镇谌家院社区驻村帮扶调查报告》,从住房、产业、培训、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为谌家院社区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这是该社区第一个系统全面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2016年开始,石门镇财政审计所和市财政局共同帮扶谌家院社区,所长刘德意发现杨政成对村子和农户的情况比当地有些干部还熟悉,“哪家哪户田里种了啥,圈里养了啥,在哪上学哪务工,他跟主人家一样一清二楚!”

  用实干诠释贴心
  “既然派我到贫困村,就应该尽心尽力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多做一些好事和实事,时刻思考‘我做了什么,能留下什么’?”杨政成很快便以基层干部的姿态,饱满充足的热情融入到谌家院社区。
  长期以来,谌家院社区没有集体活动室,社区主任崔用卿告诉记者:“村里租民房作为活动室,地点不稳定,群众办事不方便。”杨政成首先从改善村级集体办公条件开始,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几个月后,一栋崭新的活动室拔地而起,村干部办公有了自己的地方,村民办事有了固定场所,党员集中学习也有了规范的阵地。

  在群众眼中,杨政成就是地地道道的谌家院人,不但吃饭住宿在村上、工作学习在村上,就连组织关系也在第一时间主动转到了村上,坚持与社区干部同出勤、同工作、同考核。放眼全市,主动将党组织关系转到村上的县级领导干部也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身为共产党员,就应当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把根扎在泥土里。”

  按照驻村干部一年不少于220天的要求,他尽可能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村上,带头将帮扶项目一个一个抓实在,把扶贫措施一项一项抓到位。在崔用卿的印象里,杨政成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不搞花架子的干部”。不搞花架子,真正为贫困户提供有效帮助,是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也是杨政成日常真实表现。他以务实的作风,同镇村干部一道,为每一户贫困户量身制定脱贫计划,努力解决他们“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让贫困户享受普惠政策的同时,杨政成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常说:“贫困户有最艰难的时候,迈过这道坎,就会有曙光;拉他一把,就有可能彻底脱贫。”
  贫困户储春森提起杨政成就说:“这样的干部作风没话说,能解决实际困难,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他家的旧房子通过危房改造政策焕然一新,每年喂3头猪。闲不住的他打算将一口闲置多年的堰塘利用,养鱼增加收入,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鱼苗。
  杨政成走访了解后,多番周折后为其提供了3000尾鱼苗,储春森如愿以偿养起了鱼。养鱼给他带来了希望,他高兴地用手给记者比划:“现在鱼苗长到七八寸长了,明年就可以卖,一条鱼30块,这可收入不少呀!”
  贫困户董枝忠的妻子患胃癌,2015年去世,家里穷的连安葬都成了问题,杨政成知道后,筹措2000块钱送到了他手上。他的母亲常年瘫痪在床,2017去世时,杨政成和镇上协调,又将2000块钱送上门。杨政成的善举让他重拾起生活的信心,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董枝忠时常念叨,杨政成“比亲戚还亲,是自己的亲人、恩人”。
  谌家院社区最偏远的组与平利县兴隆镇交界,与杨政成驻点相距6公里,为了支持贫困户崔用春养羊,杨政成经常步行1个半小时赶过去指导他建圈、防疫、饲养,即使冬天下雪也要过去看一眼才放心,在杨政成的精心指导下,崔用春现在养了四五十只羊。
  谌家院社区是石门镇政府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几年来,杨政成发挥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奔走各方,累计争取资金1千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让谌家院社区旧貌换新颜。

  用担当奉献爱心
  在杨政成看来,驻村工作必须把贫困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担当作为才是奉献爱心的最佳路径。为此,他甘愿当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三员”:为产业发展出主意的“研究员”,在产业链建设中沟通联系的“联络员”,在产业实施中组织协调的“组织员”。

  “相比给每户找门路和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才是脱贫攻坚最伤脑筋、最难破解的题。”杨政成和镇村干部反复商量,与贫困群众多次推敲,最终确定了“劳务输出为主导,留守人员短抓种养、长抓林果”的产业发展思路。

  “我很想出去打工,但又不知道哪里活好找,结账利索,怕到外面辛辛苦苦一年要不到工钱。”7组贫困户叶承平说出了他的担心。杨政成和刘其婷走访中发现,大多数村民都有类似的困扰。
  在杨政成的建议下,刘其婷在社区建立了村劳务公司,将本社区的劳动力建立专门台账,组建社区劳务公司微信群,实时发布各种招工信息,供村民自己选择。更贴心的是,在每个人到达务工厂企之前,村劳务公司已经与雇工单位达成协议,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也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权益。
  “我一个女劳力,3个多月就赚了1万块钱。”2018年在外务工赚到钱的王安芳对村劳务公司充满了感激。仅2019年村劳务公司就安排劳务输出107人。
  站在杨政成的驻点楼上,眺眼望去,山上闲置多年的荒地种满了林果树,这也是他这6年花心思最多的地方。
  杨政成发现谌家院社区和他老家基础条件相似,老家建的一个茶厂让村民收入翻了一番,就萌生了发展林果园的想法。广泛征求意见后,从2014年开始,他千方百计协助社区协调资金、流转土地、调运种苗、种植管理,现在已发展茶叶450亩,核桃400亩,油用牡丹250亩,拐枣树1100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他深知,要想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不仅要在长期产业上下功夫,短期产业也很重要。养猪、养鸡是大多数贫困户最受欢迎、最易操作、最见效果的当年增收门路,从2014年开始,每年春天他都为贫困户送去猪仔、鸡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防控防疫物资极其短缺。正月初三,杨政成及时将多方筹措的320只口罩、40斤84消毒液送到谌家院社区,并与社区干部立即投身到抗疫一线,逐一发放宣传资料、排查和登记务工返乡人员情况等,他用忠诚和使命精心守护着谌家院这片土地,受到社区干部群众一致称赞。

  用坚守笃定初心
  2014年至2016年,杨政成担任市财政局派驻谌家院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2017年开始,由市财政局下属的国库支付中心接续帮扶谌家院社区,杨政成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当驻村工作队队长,自己当驻村队员。这对杨政成来说,责任和任务丝毫没有减轻。
  2019年,谌家院社区整村脱贫,杨政成松了一口气。回望6年的扶贫经历,杨政成觉得很幸运:“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中有我的身影,别人想来不一定能来。”
  看到凹凸不平的烂泥洼变成了宽敞整齐的水泥路,接到贫困户夏长贵儿子考上大学的报喜电话,见到贫困户崔用春家里羊壮猪肥,杨政成心生喜悦。但他也有长期驻村夜深人静后的孤独,有白天跑一天晚上吃泡面的苦楚,还有天寒地冻整晚都睡不暖的辛酸,更有残疾人脱贫难的忧心。
  50多岁的杨政成不仅有高血压、腰间盘突出,还有冠心病。2018年11月底,他在入户工作时感觉身体不适,以为是老毛病复发没当回事,但过一段时间不仅没有消停反而越来越疼,严重时疼得冒冷汗,驻村同事和村民都劝他赶快去医院看看,他坚决不走。
  他跟年轻干部开玩笑:“要是阎王爷想收我,也等脱贫攻坚检查完了再去。”刘德意知道杨政成为什么不愿意去医院,“他放心不下谌家院社区,他把谌家院社区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
  2019年1月8日,实在坚持不住的杨政成进城到医院检查,医生看完片子吃了一惊:“你好大的胆子,不仅有冠心病还有冠状动脉心肌桥,任何一种都要命,还敢拖到现在,赶紧住院!”一周后不见好转,家人立即将他转到西安治疗,直到1月底病情才稳定下来。
  杨政成和所有驻村帮扶干部的辛劳没有白费,基层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勤奋有了回报。6年来,谌家院社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39.7%下降到2019年底的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支柱产业稳步壮大。
  因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市财政局机关党委被市委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杨政成个人被表彰为全市驻村帮扶先进个人。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石昌林表示:“驻村帮扶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全局上下始终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凝心聚力打赢这场硬仗。”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做靠山,增强了杨政成的底气和信心,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硬核”坚守,六年如一日地把初心写在贫困村的大地上、写进贫困群众的心坎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陈文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