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建立关怀机制 促进党内和谐

    作者:岚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安中 时间:2008-03-24 09:52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在党的建设上解放思想,就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让更多基层干部心里塌实,让更多贫困党员挺起腰杆,让更多群众看到榜样,让更多基层组织增添活力、增强动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存在的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农村党员作用不明显、发展农村党员工作难度大三个共性问题,已成为目前农村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从稳定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出发,以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构建党员慰问机制、村干部激励机制、城乡共建机制为主体的党内关怀体系,努力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扶、感情上关怀、条件上改善、精神上激励的目标。
    建好机制促和谐。一要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岚皋县从2007年开始,在3个乡镇试点村干部养老保险,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岚皋县村干部养老保险实施意见》,按照县、乡、村每人每年分别补贴600元、500元、400元的标准,激励符合条件的379名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也就是每名村干部每年可增加报酬1500元;全面实施村干部健康体检制度,每年免费对全体村干部实施健康检查,建立村干部健康档案。二要建立党员慰问机制。从2007年7月起,对全县146名年满80周岁的老党员,每人每月发放慰问金20元。规范党员慰问制度,建立全县老党员、贫困党员台账,利用节假日对老干部、老党员和贫困党员进行定期慰问,2007年全县共慰问党员552名,落实慰问经费18.91万元。三要建立双联共建机制。以联系和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在全县深入开展“双强双联争十佳,共建和谐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构建支部联建、党员联帮的长效机制,要求每个机关党支部联建1个农村党支部,每名机关党员帮扶1名特困户,有能力的农村党员帮扶1户贫困户,逐人制定帮扶公示牌并挂牌到户,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帮扶计划有效的落实。2007年,全县共有156个机关党支部联建188个农村党支部,1986名机关党员帮扶2550名农村产业大户,3398名农村党员帮扶3398户贫困户,共承诺事项6816件,向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援助资金、物资共计329.52万元。党内关怀机制的建立实施,成为促进党建组织工作聚合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巩固和稳定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首先,村干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呈现出从不想干到积极干,从不愿干到争着干的良好态势。其次,党员的责任感更加彰显,党员的宗旨意识普遍增强,许多老村干部、老党员主动带领年轻党员搞建设,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出现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齐心的良好局面,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第三,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村干部无人愿当、群众不愿入党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批年富力强、责任心强、敬业精神好、群众基础好的村干部和党员脱颖而出,有力巩固了基层组织的“三力”,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强化保障抓落实。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县委成立党内关怀机制责任领导小组,凡遇困难和问题,都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政策性、强制性、约束性的任务、目标都以县委文件下发。岚皋县从2007年起,县委先后就党内关怀机制制定出台《岚皋县村干部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离任村干部退休金制度、农村老党员慰问补贴制度实施意见》、《“党员帮困基金”实施意见》等6个权威文件,保证了关怀机制的制度化和长效化。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落实各级财政党建经费专项预算制度,县财政每年要足额预算党内关怀机制资金,乡镇财政每年党建经费预算不低于总预算的15%,其中党内关怀经费不低于党建经费的30%。岚皋县2007年各级财政用于党内关怀机制的专项资金达300万元。岚皋县2007年建立了“党员帮困基金”,当年筹集基金17.36万元,在8.7特大洪灾中支出6万元慰问受灾党员140名。三要强化考核保障。把党内关怀机制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项检查,建立重奖重惩制度。对落实不力、贯彻不实的党组织通报批评,并取消县级补助经费,责令自行解决兑现。岚皋县对在工作中落实到位、积极创新的党组织,奖励10000元进行鼓励。各乡镇党委根据自身实际,对党内关怀机制进行拓展和延伸,在放宽准入条件、提高享受标准、扩大帮扶范围上积极探索实践。全县有5个乡镇建立了基层“党员帮困基金”,筹集资金36万元,有6个乡镇放宽准入条件,增加享受对象229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