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5-74718 发布日期 2015-02-15 23:48
来源
内容概述 安康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四)释放园区活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要素聚集,释放“三区两园”和“飞地经济”园区发展的新能量,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培育经济增长极。围绕打造“投资洼地”和“产业高地”,创新“三区两园”和“飞地经济”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改善基础条件。高新区在引领改革、创新机制上做表率,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围绕天贸物流城做好产业配套;围绕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快金属镍产业园、钒氮合金、南水汽配、北医大制药、帝奥电梯等企业壮大;围绕打造“商圈”,完善商贸、餐饮、市场等要素,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农发行、长安银行北迁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入驻;围绕聚集“人气”,加快安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北迁以及高新学校、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公共设施建设;围绕创建国家高新区目标,加快总部经济和科技创业孵化园建设,搭建产学研结合、基地孵化、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吸引高地。恒口示范区围绕城市副中心、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加快道路、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以及集中安置社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在招商上着力、培育产业上突破,促进产城融合,加快创建镇级市。瀛湖生态旅游区支持陕文投安康公司加快发展,强化服务保障,按规划选准突破口,启动景区和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严格镇村规划管理,改革旅游船舶、水上运输管理经营体制,规范水产养殖、农家乐、餐饮等经营行为,防止无序发展,全面提升软硬件和管理水平。县域工业集中区推动由“摊大饼”粗放式、数量型向内涵式、创新型发展转变,由初级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企业入园门槛,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建成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引进千万元投资入园企业50户。“飞地经济”园区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县区主体、部门服务,加大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和项目落地,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力促“飞地经济”成为发展的新引擎。现代农业园区完善基础配套,抓住重点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着眼销售、瞄准市场,抓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新兴业态,提升农产品质量、品牌和营销水平。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彰显特色、错位发展,改革有关支持配套政策,建立支持县域园区及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放大县区比较优势,加强产业配套协作,构建特色鲜明、协调互动、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统筹抓好县城及副中心、工业集中区、新农村建设以及民营经济发展、避灾扶贫搬迁,支持汉滨区打造百亿产值工业集中区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以撤县建市为目标,支持旬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支持平利县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支持其他县发挥比较优势,壮大特色产业;支持县区自主探索改革和工作创新。抓住国道541建设的机遇,突出规划引领、移民搬迁、产业支撑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石紫岚沿江生态经济带打造成绿色经济走廊。
  (五)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把建设“秦巴明珠”作为长期战略,围绕让城乡更加宜居、环境更加优美、“明珠”更加璀璨,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突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月河川道城镇带及县城、重点镇(社区)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宜居、生态优美、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建设优美宜居的区域中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全力推进“突出核心、提升江南、重心北移”战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在秦巴区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不求大而重在美、不求洋而重在“特”、不求奢华而重在“宜人”。坚持“湖城一体”打造“一江两岸”城市核心,构筑以汉江为轴线的点、线、面结合的景观格局,推进“一江两岸环江50里”建设;抓住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重点实施东关(静宁市场及南正街改造)、西南(西郊公园建设、棚户区及瀛湖路改造、片区开发)、东南(高井二期、南山路、高井一路及安置大社区建设)、东西坝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棚户区)改造,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围绕建设区域中心,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和承载空间,加快城东和石梯大桥、北环线、长春路、机场快速干线等重心北移的控制性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和整合江北学校、幼儿园、医院、文化、体育等设施,加快高新区、火车站片区、月河生态城建设。
  统筹县、镇(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按“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要求做优、做精、做美县城,在彰显特色上着力,突出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围绕整洁、畅通、增绿、治违以及出口整治等抓提升,让精细管理全覆盖,让县城(集镇)处处见绿、身边处处见景。以12个县域副中心、4个文化旅游名镇为重点,培育以工业主导、商贸带动、现代农业或旅游休闲为特色的优美小镇。加强农村新型社区产业配套和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十镇百村”美丽乡村创建,提升村庄规划水平,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垃圾收集、污水治理、造林绿化、安全饮水等建设,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提升城镇内涵和综合承载力。城镇建设从以基础设施带动转到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上,加快推进城镇路、管、电网、环卫、绿化、停车场、各类市场以及教育、医疗、文体、休闲、健身等公共设施建设。强化城镇规划管理,指导各县制定修编相关规划,全面启动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在“三区”和石泉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用地。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围绕建设智慧城市,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城市交通通信、社会治安、市容环境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农村居民市民化,进一步健全社保、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保障跟进机制,让所有进城的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市民待遇。

共8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590个字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