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国新闻社等联合举办的“中华纵横”征文活动落下帷幕,紫阳县《肝胆相照促就业》报道文章荣获通讯类三等奖。
近年来,该县姜显华、朱秋心、邹建军等10多位县政协委员提出了“关心弱势群体、重视再就业工作”、加强“城镇社区就业”、强化“民工维权服务”的提案建议,从不同层次、角度反映当前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面临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县委、县政府虚心听取委员心声、积极办理政协提案、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办实事。通过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推进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平稳过渡、把工作重点向再就业、流动就业转移,加强职业技术和再就业培训,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构筑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公共就业服务、拓宽社区就业领域、开展再就业援助、开发公益岗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该县通过各种渠道筹措“三三制”资金575.69万元,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费353.08万元,代缴社保费222.6万元,确保542名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出中心;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再就业资金58万元,维修、扩建100平方米的劳务交流大厅和100平方米的培训场所,为25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4个社区工作站配置电脑、传真、打印机和办公桌椅,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58人,首批实现电脑触摸查询、大屏彩电滚动显示、计算机前台服务、“三优一满意文明服务窗口”、全国互联网突破全市五个第一;先后26次会同公安、司法、信访、安全等部门和相关乡镇前往广州、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帮助农民工处理劳资纠纷、工伤、交通事故,参与解救妇女、未成年(童工)援助行动,为民工挽回189万元的经济损失;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专业、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1850人,再就业培训895人,审核、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85本,新增就业安置1589人,再就业858人,其中:“4050”人员1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控制指标4%的1个百分点,累计劳务输出25.8万人次,创经济总收入18.9亿元,劳动就业工作再谱华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