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紫阳建设卓有成效。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0.2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去年高考达线841人,比2005年净增406人。全县医疗机构房屋全部得到了改扩建,完成了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了基本药品“三统一”和零加价销售制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缓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顺利通过验收。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效实施,被评为全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步,拍摄完成了全国首部实名制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成功举办了三届富硒茶文化节,紫阳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第三次文物普查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序开展。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乡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累计招引项目58个,到位资金16.8亿元。“7.18”特大洪灾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水毁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得以及时恢复,分散安置的受灾群众建房基本完成,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展顺利。信访维稳、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平安紫阳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知晓率不断提高,实现了信访“三无”县创建目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忠实履行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遭受了前所未遇的困难,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驻紫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以及在“7.18”抗洪救灾中无私奉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欠发达依然是基本县情,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改变;二是紫阳山大沟深,坡陡地薄,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发展步伐;三是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增加,节能减排压力大,建设资金和专业人才紧缺,发展条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四是城乡居民收入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问题还很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比较薄弱,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紫阳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宏观经济看,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下决心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我省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跃升期,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支持安康发展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我县已被列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范围和省财政直管县。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巨大政策支撑。从自身发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紫阳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条件明显改善,产业雏形基本形成,开始跟进全市步伐。近几年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村道”精神、抗洪精神,必将鼓舞全县人民艰苦创业斗志。只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苦拼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共10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664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