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张蕴一行来到安康,对安康文庙的部分建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钟顺虎,安康博物馆馆长李启良与考古专家们就安康古文化进行了交流探讨。
专家们认为,安康文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建筑、石窟寺、石刻点以及近现代史迹对于研究安康地区地方史志有无法取代的价值。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曾称“群夷之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文化区。近年来,通过文物调查和田野考古发掘,安康的历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在全区范围内发现了属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把安康远古历史上溯到万年以前,以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明、清,这样悠久的历史过程的各个时期,都留下了重要的遗迹和遗物。这些大量的出土文物,展示了古代安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繁荣景象,为大家探讨研究安康,恢复安康历史真面目,同时为重新认识安康、建设安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王占奎:原陕西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负责岐山凤凰山周公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张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负责北宋吕大临的家族墓茔的考古发掘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