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新区位于石泉县城西郊,涉及城关镇堡子、红岩、上坝、一四和黄荆坝5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1943户6759人,总面积7.6平方公里。近几年来,县上在该区的上坝、红岩、堡子三村进行城乡一体化示范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确定在杨柳新区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半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精心谋划指导、强力组织实施,整体工作起步扎实,推进有序,效果较好。
一、初步成效
试点坚持改革创新、规划引领,以“三个集中”为抓手, “三化联动”为重点,加大基础工程建设力度,完成总投资1.85 亿元,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态势。
(一)规划体系基本建立。按照石泉县城“主城历史、北城生态、南城物流、东城现代、西城田园”的功能定位,围绕打造兼具城市优点和乡村特色、“依山顺水、经典庭院、园林掩映、宜居宜业”的西城发展总体构想,提出了建设“四横两纵一环线”交通网络、“三园一带”产业布局、“五区一中心”社区建设和“三校两院一馆”配套服务的框架意见,聘请四川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杨柳新区统筹城乡发展“一心、二轴、三园、多片区”和“核心拓展、双轴并进、三园支撑、多点融合”及“以旅游富村,山水园共荣”的总体规划、“五区”专项规划和重点工程修建性详规,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引领、专项规划为支撑、控制性详规为基础的结构完善、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
(二)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依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住房建设、产业发展、户籍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出台相关文件16个,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初步显现出破解难题、激活投资,促进统筹、加快发展的政策效应。以农家乐示范带建设为突破,制定兴办三星级以上农家宾馆、农家乐鼓励政策,带动农家乐改造升级5户,新建农家乐10户、农家宾馆8户,休闲会所1处,民间投资规模过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30个,成为试点区中建设速度最快、投资最旺的亮点工程;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新发展大棚设施农业210亩。对散居古堰工业园周边的黄荆坝村农户,实施“拆院并院、统规统建、集中安置”,一期工程仅用2.7亩土地安置了40户,节约土地17余亩,成为集约节约用地、扩大产业发展空间的样板;创新宅基地、林地置换政策,鼓励试点区外农户退宅还地、异地造林,到上坝统规自建区置换宅基地建房,已动工建设20户,为杨柳新区聚集人口探索出新的路径;开展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基础;对新区农民办理城镇居住证355户1236人,为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作准备。
(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杨柳大道改造工程,东西大道由7米拓宽到10米,南北大道由7米拓宽到12米;一四桥竣工投入使用;杨柳大桥开工建设;环线道路开工建设。西城物流市场建设进入招标程序。改造供电线路2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网4公里,绿化造林230亩,栽植行道树2万多株,450亩的湿地公园完成苗木栽植。古堰工业园入园道路贯通,“三通一平”基本到位,投资3000万元的东力栲胶项目和1.2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锻造项目入园动工建设,设计产能达6.3亿元,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占地64亩、投资1200万元、容纳1500名学生的石泉三中迁建工程竣工投用;四所小学整合、两所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已经完成,超前形成了新区聚集2万人口的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完备体系和功能。投资310万元的杨柳医院和社区卫生室建成投用,红岩6.8万平米新型社区开工,可容纳居民520户;14万平米的珍珠商住社区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7000平米廉租房已竣工验收,可解决 100 户困难家庭住房;1.8万平米260套公租房改造工程已完成102套7000平米;210国道沿线600余户特色民居改造基本完成。整合试点区内五个村党支部、两个产业合作社党支部和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杨柳新区党总支,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形成了总支统筹、支部联动、整体衔接、统一服务的社区治理工作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