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走进安康>安康旅游>游记随笔 > 正文内容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马志军 时间:2010-12-16 09:33 来源: 字号: 打印

        初读三毛的《梦里花知多少》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泪雨落个不停,以至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停下来擦拭被泪水洇润的书页。读罢该书后,三毛的名字已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因此又搜读了好几本三毛的书。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一位刚走出校园不久的青年人将一本新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作为礼物送给我时,心里对她挺感激,而重读之后悲感交集,震撼不减当年。

        三毛一生短暂,但经历不凡。在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辍学的她一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一九七四年,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成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了高峰;一九七九年荷西意外去世,三毛的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人生陷入低谷;返台后,三毛再度出走,游历中南美洲,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三毛去世。

        《 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记述了荷西过世后三毛的生活。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三毛对荷西的情之浓之深之切之痴几乎使人不忍卒读。

        三毛先是回忆了与荷西在丹娜丽芙岛上的生活,正当两人要搬家回到大加纳利岛去的时候,荷西接到新的任务要到拉芭玛岛去工作,而三毛随后也跟了过去,因租不到房子,两人就暂住在一家旅馆里。荷西出事后,三毛安葬完荷西回了一趟台湾,此时三毛的哀痛到了极点,撼动人心的场景比比皆是:

       “ 荷西,我回来了,几个月前一袭黑衣离去,而今穿着彩衣回来,你看了欢喜吗?

        向你告别的时候,阳光正烈,寂寞的墓园里,只有蝉鸣的声音。

        我坐在地上,在你永眠的身边,双手环住我们的十字架。

        我的手指,一遍又一遍轻轻划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

        “我一次又一次地爱抚着你,就似每一次轻轻摸着你的头发一般的依恋和温柔。

        我在心里对你说——荷西,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这一句让你等了十三年的话,让我用残生的岁月悄悄地只讲给你一个人听吧!”

        “阳光下,没有再对荷西说一句话,签字笔一次次填过刻着字的木槽里——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将那几句话涂得全新,等它们干透了,再用小刷子开始上光漆。

        在那个炎热的午后,花丛里,一个着彩衣的女人,一遍又一遍地漆着十字架,漆着四周的木栅。没有泪,她只是在做一个妻子的事情——照顾丈夫。

        相信任何一位读到这些文字的读者都会潸然泪下,真个是字字珠玑,一字一血泪啊,在这里作为妻子的三毛的情三毛的泪也是万千读者万千普通人的情与泪。

        读三毛的作品不能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读懂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也就读懂了三毛,我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说。

        后来,当我在书店里见到另一本署名郭敬明所著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我真是怒火丛生,悲哀莫名,因为在我的心里始终只有三毛的这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提到三毛我就会想到《梦里花落知多少》,而提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自然会想到三毛,而这个名叫郭敬明的后生小子难道你就没读过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即使你如何宝爱这个书名,想想三毛,你也不应该再用这个当书名了吧,想想真是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我渴了,倦了,也困了。荷西,那么让我靠在你身边。再没有眼泪,再没有恸哭,我只是要靠着你,一如过去的年年月月。

        “我慢慢地睡了过去,双手挂在你的脖子上。远方有什么人在轻轻地唱歌——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

        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梦里落花,梦里花落,多少唯美的意境,然而梦里落的岂只是花,难道不正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韶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