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电拟3年内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
索引号 | 719776475-GK-2010-35430 | 发布日期 | 2010-11-19 08:54 |
来源 | |||
内容概述 | 陕西地电拟3年内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 |
新华网陕西频道11月17日电(记者毛海峰)农村电压不够稳定,低压线路过长、“卡脖子”,农机器具不能大面积应用……10亿元资金启动,3年时间完成,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将全面解决这些困扰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的难题。
为了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精神,陕西地电决定从今年开始,以10亿元资金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以后还将逐年增加投资,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努力建成新型农村电网。预计到2012年,陕西地电供电区域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将达到99.70%和98.26%,综合线损率将控制在7.95%以下,农网供电能力和稳定性都将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让这项惠民利民工程落到实处,陕西地电于日前成立了省、市、县三级农网改造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管理办法(暂行)》、《技术原则》和统一的工程档案要求,明确了工程质量动态追踪、“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技术、电压可靠性全程监测等原则,从体制机制和技术保障上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同时,结合县城、重点乡镇电网建设和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规划,认真做好规划设计。在已公布的农网改造升级三年规划中,记者看到,陕西地电将农网改造升级与各地发展规划、公司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紧密衔接,结合电气化县建设、城镇化建设、“一村一品”建设及农副产品加工农户“三相入户”等因素,设计了县、乡、村、户系统推进、整体布局的改造升级方案。
在新一轮农网改造中,陕西地电将瞄准农网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不高的“瓶颈”,通过提高台区环网化水平,加强重载区的变电站布点,加快老旧设备更新换代,解决10千伏及以下线路“长、迂、卡”的问题,110千伏电网实现各市 “成网”运行,县城、重点乡镇和工业园区10千伏电网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实现公司供电区域内农网改造覆盖面100%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