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绿色产业“富了”农民“火了”城乡

    作者:王洪宝 时间:2010-06-10 10:28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栽桑养蚕,一树桑叶一树钱”、“男采桑,女养蚕,四十五天见现钱”,提起蚕桑业的发展,最大的受益户就是饶峰镇新华村李祖军,他投资15万元新建了2个共720平方米、配套省力化多层养蚕台、自动上蔟技术、年设计喂养能力200张的标准化养蚕室,今年在过去养蚕百张的基础上,计划养蚕130张,再计划在桑园林下养土鸡3000只,全年收入突破10万元没问题。
      承担“一江清水供北京”政治、历史重任的水源涵养地石泉县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责任的“双重”考验面前,毫不犹豫地将绿色、生态、低碳产业作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该县科学制定石泉农民增收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实施计划,按照“做大基地、富裕蚕农,做强龙头、延伸产业”的思路,集中培育养蚕收入倍增户、效益倍增村和乡镇,力抓桑园土地流转、蚕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大蚕桑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进和蚕桑综合副产品的延伸开发力度,形成一个集制种、建园、养蚕、兴菇、烘茧、缫丝、织绸、织衣完整的现代工业化的蚕桑产业链条。畜牧狠抓生猪产业发展,通过以工业化的发展理念、合作化的组织形式、工厂化的管理模式,围绕冲刺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狠推生猪“百千万”工程实施,主攻10个万头村、100个千头场、1350个百头户的规模生产;特色产业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区域布局、板块联动”的要求,狠抓城郊观光农业、以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为主的川道高效设施农(林)业、库区水产渔业、中高山烤烟、食用菌、茶叶、中药材业,使其区域特色明显、优势互为补充;绿色工业大力发展丝绸加工、食品加工、水电能源开发等,做到低能耗、低排放、清洁安全生产;旅游产业依托“山(云雾山)—水(汉江水、莲花湖、后柳水乡)—洞(燕翔洞)—峡(中坝峡谷)—滩(子午银滩)”五大融山亲水旅游板块,配套完善功能要素,着力打造以“奇洞深峡探幽游,老街古镇访古游、水乡村庄生态游、名山秀水观光游、亲山涉水体验游、民俗文化互动游、特色美食品尝游、写读景区品味游”为核心的旅游品牌,以旅游业为龙头,全力拉动全县交通运输、宾馆饭店、文化休闲、土特产品销售等三产服务业发展。产业蓬勃发展,对农民增收贡献突出,蚕桑、生猪、特色产业、二三产业(绿色工业、旅游)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7%、16.9%、7.1%、14.5%。
      规划千米柳荫大道、百亩富硒瓜果园、十余休闲农家乐园、一个网箱养鱼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近日,走进石泉县后柳水乡,按照镇上号召发展农家乐集群的永红村柯亚飞说旅游产业的红火发展让他经营的临江农家乐生意火爆,最近又投资20多万元正在建设星级农家宾馆,建成后就可以实现“吃、住、游、购、娱”一体化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邓康萍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