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荣获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先进位奖

    作者:胡登基 时间:2010-04-15 10:13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表彰大会上获悉,汉滨区荣获全省2009年度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为全省8个获此奖项的区之一,这是自2004年全省开展县域经济发展考评工作以来汉滨区首次获奖。
      汉滨区是全省人口大区,也是国定贫困县区。2009年,汉滨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实现了大基数上的较快增长,取得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完成生产总值98.05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由17:32:51调整为15:33:52;财政总收入8.44亿元,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8元,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3364元,增长19.3%,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一是注重谋划项目,努力促进投资拉动增长。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亿元,增长27.9%;6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1亿元,其中4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扎实做好三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和中心城市建设项目的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着力保障了项目顺利建设。西康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打开了加快发展的大通道。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当年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29.5亿元,开工项目14个,完成投资6亿元,引进了延长集团、北京二商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二是注重抓大不放小,努力推动工业集群发展。认真落实融资、贴息等扶持措施,坚持大小工业项目一齐抓,当年新增规模企业14户,实现区属全部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增长2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0.8%;食品工业集群雏形基本形成,支撑了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50%的增长。三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破解瓶颈制约。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突出抓好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年新建通村水泥路1150公里,通乡油路83公里,三年累计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220公里,通村水泥路2570公里,实现了川道100%、两山90%的村通水泥路的既定目标;全区83%的农村群众实现了安全饮水;城镇化率达到42.1%,较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当年绿化造林达16.6万亩;建成沼气5100口,新建、维修集雨水窖5200口,小流域治理143平方公里。四是注重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扩大城乡消费。大力推进“家电下乡”,改造健全农村商贸服务网点,着力提升餐饮业服务水平,大力拓展城乡消费,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亿元,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8.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4.4%;以扎实开展“双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旅游要素建设,成功举办第九届汉江龙舟节,有效应对5•28西康高速公路通车和10•1长假的旅游高峰,全年共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五是注重典型引路,努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在阳晨精神的带动下,先后建成了建民生态农业科技园、河西烤烟、大同特种养殖和油茶等一批企业化经营农业项目,农业产业化、农民职工化、农村城镇化的雏形正在形成。实现农业总产值25.13亿元,增长5.3%;劳务输出17.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9亿元;生猪饲养总量90.8万头,增长16%,肉类总产量4.13万吨,增长16.2%。六是注重和谐稳定,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79.3%,农村低保户应保尽保。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实现一控双降目标。不断深化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大同等4个乡镇被评为市级平安乡镇,平安创建知晓率和社会治安满意率稳步提高。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专项行动,打掉了一批影响恶劣的犯罪团伙。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同比明显下降。
      据悉,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其中24个区的监测指标为30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邓康萍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