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管市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着牵引统筹带动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方向,以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服务幸福安康建设能力,教学科研取得丰硕成果,“双高”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教学科研活力。学院把贯彻“职教20条”和落实“双高”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持续深化课程改革、评教改革、专业建设改革。打造综合课程体系,以院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提升教学内涵,重点打造线上精品课程、线下优质(重点)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四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平台共享。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学设计纳入思政目标,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特点,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全过程,立项建设20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成1门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构建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专业必修课按类别开展学生、同行、管理人员三方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市场调查研究,加强基础专业,突出一流专业,扶持新报专业,逐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点鲜明、服务地方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制定修订《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试行)》《“双高”建设“揭榜挂帅”工作方案(试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等制度,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管理规范、需求导向的科研环境。
——聚焦立德树人,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积极邀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来校开展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助力科研项目申报,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学院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2024年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项,陕西省职教学会教科研项目立项32项,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50项,均突破历史成绩。今年学院积极参加省职教学会优秀论文评选,目前共30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2023-2024学年共发表论文106篇,出版著作27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4项。以建设省级“双高”院校为总抓手,三年累计投资4800余万元,建成护理、学前教育、临床医学、新能源汽车专业群等27个专业实训室。建成4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出23个揭榜挂帅项目,建成国家级骨干重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5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1+X”证书试点项目1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核心指标实现突破,中期任务顺利完成。师生在国、省教学比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体育竞赛中获多项奖励,2023年组队参加省级学生技能大赛共获奖38项,获奖数量、质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护理技能、康复治疗技术、云计算应用等赛项获得一等奖,康复治疗技术荣获国赛三等奖。
——突出融合发展,强化产教研学合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开放办学,与旬阳、石泉、高新区等县区、市级医院及100余家企业开展校县、校院、校企合作,与常州6所高职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按照“体制共管、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与各县区中职学校开展战略合作,着力构建市县一体、中高衔接、协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院联合安康市高新区、安康市人民医院申报安康富硒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省级培育建设名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介护事业交流协会、韩国大邱大学等实施交流。从2016年开始,与日本日中介护事业交流协会合作,累计培养8期近350名高端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150余名学生在日本17家高端养老机构研修,教学成果《“433”国际高端养老护理(日式介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使“国内培养+国外研修+回国服务”形成闭环,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今年成功承办全省高职教育“婴幼儿照护”技能大赛和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陕西中式面点赛项,实现省赛承办零的突破。学院医学实训中心获评第二批安康市科普教育基地,康养专业产教融合案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政校行企共建共赢》获评陕西省发改委征集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
——建设幸福安康,提升职业教育贡献。学院把立足安康、服务安康、建设幸福安康作为办学定位和职责使命,加快培养产业技能人才。创新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2020年至今共招收156名订单班学生,覆盖7个县区(市),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基层康养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初具规模,得到省教育厅肯定,模式在全省推广。依托护理专业优势,围绕文旅康养产业,开办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建设护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康养人才培养专家工作站,承编《安康市“一老一小”方案》,每年培养养老护理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学院“安职救护教学志愿服务”项目被国家和省厅评选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服务富硒产业链发展,引进培育国家级烹饪技能大师1人和食品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人,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办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研发推广富硒菜肴80余道,累计培养厨师3万余人次,完成对口援藏“百名陕厨”培训。学院挂牌运行毛绒玩具创意中心,开办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累计招生50余人,培训经营管理人才100余人、企业学徒制200人、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建立社区工厂培训基地。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建设学前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新办幼儿保育、早期教育专业,在校学生达1000余名,年输送毕业生200多人,培养保育员近2000人。灵活开展电工电子、家政服务、美容美发、中式烹调师等专业(工种)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年培训2万人次,满足行业企业紧缺人才需求。
——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教学科研活力。学院把贯彻“职教20条”和落实“双高”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持续深化课程改革、评教改革、专业建设改革。打造综合课程体系,以院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为抓手,努力提升教学内涵,重点打造线上精品课程、线下优质(重点)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四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平台共享。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学设计纳入思政目标,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特点,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全过程,立项建设20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成1门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构建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专业必修课按类别开展学生、同行、管理人员三方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市场调查研究,加强基础专业,突出一流专业,扶持新报专业,逐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点鲜明、服务地方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制定修订《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试行)》《“双高”建设“揭榜挂帅”工作方案(试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等制度,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管理规范、需求导向的科研环境。
——聚焦立德树人,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积极邀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来校开展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助力科研项目申报,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学院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2024年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项,陕西省职教学会教科研项目立项32项,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50项,均突破历史成绩。今年学院积极参加省职教学会优秀论文评选,目前共30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2023-2024学年共发表论文106篇,出版著作27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4项。以建设省级“双高”院校为总抓手,三年累计投资4800余万元,建成护理、学前教育、临床医学、新能源汽车专业群等27个专业实训室。建成4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出23个揭榜挂帅项目,建成国家级骨干重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5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1+X”证书试点项目1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核心指标实现突破,中期任务顺利完成。师生在国、省教学比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体育竞赛中获多项奖励,2023年组队参加省级学生技能大赛共获奖38项,获奖数量、质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护理技能、康复治疗技术、云计算应用等赛项获得一等奖,康复治疗技术荣获国赛三等奖。
——突出融合发展,强化产教研学合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开放办学,与旬阳、石泉、高新区等县区、市级医院及100余家企业开展校县、校院、校企合作,与常州6所高职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按照“体制共管、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与各县区中职学校开展战略合作,着力构建市县一体、中高衔接、协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院联合安康市高新区、安康市人民医院申报安康富硒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省级培育建设名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介护事业交流协会、韩国大邱大学等实施交流。从2016年开始,与日本日中介护事业交流协会合作,累计培养8期近350名高端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150余名学生在日本17家高端养老机构研修,教学成果《“433”国际高端养老护理(日式介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使“国内培养+国外研修+回国服务”形成闭环,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今年成功承办全省高职教育“婴幼儿照护”技能大赛和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陕西中式面点赛项,实现省赛承办零的突破。学院医学实训中心获评第二批安康市科普教育基地,康养专业产教融合案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政校行企共建共赢》获评陕西省发改委征集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
——建设幸福安康,提升职业教育贡献。学院把立足安康、服务安康、建设幸福安康作为办学定位和职责使命,加快培养产业技能人才。创新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2020年至今共招收156名订单班学生,覆盖7个县区(市),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基层康养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初具规模,得到省教育厅肯定,模式在全省推广。依托护理专业优势,围绕文旅康养产业,开办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建设护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康养人才培养专家工作站,承编《安康市“一老一小”方案》,每年培养养老护理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学院“安职救护教学志愿服务”项目被国家和省厅评选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服务富硒产业链发展,引进培育国家级烹饪技能大师1人和食品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人,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办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研发推广富硒菜肴80余道,累计培养厨师3万余人次,完成对口援藏“百名陕厨”培训。学院挂牌运行毛绒玩具创意中心,开办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累计招生50余人,培训经营管理人才100余人、企业学徒制200人、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建立社区工厂培训基地。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建设学前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新办幼儿保育、早期教育专业,在校学生达1000余名,年输送毕业生200多人,培养保育员近2000人。灵活开展电工电子、家政服务、美容美发、中式烹调师等专业(工种)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年培训2万人次,满足行业企业紧缺人才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我市被认定为“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 09-09 ]
下一篇:安康高新区举行2024年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 09-09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