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曾经寸草难生的废弃矿山成了绿意盎然的田园,曾经“磺水”横流、鱼虾绝迹的河流再次清澈见底,曾经“伤痕累累”的硫铁矿成为绿色矿山……白河县废弃矿山“重焕生机”,再现绿水青山。
2020年7月,白石河废弃硫铁矿污染问题引起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为了唤回绿水青山,白河县勇于担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采取科学举措,在中央和省、市、县的共同努力下,矿硐封堵、矿渣贮存、“磺水”治理成效明显,水质监测持续达标……硫铁矿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提升站位 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草都不长,河里全是‘磺水’。”是白河县卡子镇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刘尊荣描述的三年前所见到的场景。三年前,卡子镇境内的十里沟磺水横流、鱼虾难觅踪迹,沿河村民苦不堪言。“种庄稼要跑到对面山上去种,喝的水也是从较远的地方引过来的。”经过三年治理,如今,河道里的水变清了,村民不仅在自家门口菜园里种上了辣椒、茄子等蔬菜,还通过发展茶园实现了增收。夏天傍晚时分,去河道里玩水变成村民每天的固定娱乐项目。
刘尊荣所说的污染河流为白河县境内厚子河与小白石河。白河县境内硫铁矿资源较为丰富,1958年至2000年,先后在4个矿区开采形成14处矿点。因当时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开采后的废弃矿硐和废渣裸露散乱堆放,经空气氧化和雨水冲刷形成“磺水”,污染面积涉及2个镇9个村约122.4公顷范围。
早在2000年4月,白河县就作出了《停止开采硫铁矿治理磺水污染的决议》,关停了县内所有硫铁矿开采企业,编制了污染防治规划,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工作,“磺水”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囿于资金和技术,一直未能全面根治。2020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白石河废弃硫铁矿污染问题作出重要批示,白河县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从此按下了“快进键”,全面系统快速地推进综合治理工作。
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白河县将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作为该县生态环保的“一号工程”抓紧抓实,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责任组长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抽调8名工作人员统一办公,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在国家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和省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委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在深入污染矿区开展系统调查后,编制《白河县硫铁矿区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确定了“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生态恢复”的总体治理思路。制定《白河县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质量、工程进度、资金安全等严格把关。建立落实省市县协同联动机制,三级工作专班实行扁平化管理、常态化联动。省治理工作专班推行驻场督办机制,实行厅级领导驻点督办;市治理工作专班成立驻白河工作专班,在卡子镇驻点办公;县工作专班统筹调度,一线落实。在省市县的三级协同推动下,将治理方案和项目评审由原来逐级审核审批调整为省、市、县三级联审会审。在治理工程管理上,落实县级实施、市派监理的工程管理制度。县级自然资源、财政、发改、应急管理等各职能部门按照特事特办、快审快办、合法合规思路,变审批为报批、变被动为主动,保证了治理工作的快速推进。
经统计,白河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治理领导小组会先后61次专题研究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开展专题调研73次,协调解决治理工作难题。国家部委相关领导、省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54次深入实地调研指导治理工作,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领导保障。
科学施策 精准治污有力有序
8月16日,白河县卡子镇桂花村硫铁矿二工区废石贮存场看到,一辆辆满载废渣的车辆连环驶入,一车车废渣被倾倒进巨大的贮存场内,十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将倾倒的矿渣铺平。
据了解,在硫铁矿污染治理上,白河县依据《白河县硫铁矿区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总纲领,按照“全面排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治理、分类施策、科技引领”的治理思路,进一步细化了“一硐一策、一堆一策、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为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废渣处置方面,通过科学选址,在卡子镇桂花村建立容量120万立方米废石贮存场,采取异位集中处置方法,将矿渣转运至贮存场集中处理。同时,引进废弃矿石微表面钝化技术在废石贮存场进行试验,使矿渣的表面形成一层微生物钝化层,起到稳定重金属和抑制金属矿渣氧化产酸的作用,以此达到“生态恢复”的效果。
“钝化试验数据显示,经过钝化处理的渗滤液PH酸碱度在6至7之间,没有做过钝化处理的在2.8到3.4之间。这样一来,在贮存场的废石集中管控上就能起到一个双保险的效果。”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李义豪说。
此外,在矿硐封堵方面,引进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KEP注浆技术在卡子镇凤凰村布袋沟矿点进行封堵矿硐试点,经过专家技术审查,认为该技术在以废治废、消除“磺水”、防范地质灾害等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试点取得预期效果。目前,该技术已在白河县剩余的9个矿点的矿硐封堵工程中全面采用。
“布袋沟矿点的25个矿硐采用KEP注浆技术封堵已经一年多了,矿硐已经没有‘磺水’流出了,原来这里的日处理30方废水的污水处理站也已经停用,每天可以节省1000多元费用。”该县硫铁办副主任王纪国介绍说。
效果初显 绿水青山正可期
在卡子镇和尚庙矿点,矿硐封堵标识牌上显示:施工日期2022年9月18日,竣工日期2022年10月15日。8月16日,竣工10个月之后,记者看到,在矿硐封堵治理后,矿山山体再次被绿色包裹,矿硐两侧的山坡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相隔几十米,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在清澈的小溪旁格外显眼。
今年43岁的刘尊英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门前的这条河,两年前都还是流着‘磺水’,现在好了,水变清了,还修建了一个广场,每天太阳落山,我都会去广场跳广场舞。”她没想到,以前连种菜都要跑去其他山上,现在不仅种上了蔬菜,还能跳广场舞。
短短三年时间,白河县硫铁矿治理成效不断凸显:全面完成里端沟区域和尚庙、布袋沟、白岩头等5个矿点治理任务,累计封堵矿硐76个,清运废渣20万立方米,生态修复3万平方米,废石贮存场建成投用,安全贮渣8万立方米。其余所有矿点治理项目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前的各项工作,即将全面实施。
同时,积极推进废渣清运和运输道路建设,已完成27公里运输道路和171个会车道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一条5公里专用运渣道路,西坝河6个矿点平均缩短运输距离20公里,可节省运费3100万元。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2023年6月开展了3次评估,结果显示:治理区域水质断面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较2020年相比,铁、锰浓度分别下降99.66%、16.79%,里端沟入厚子河断面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磺水”河段距离由56公里缩短到36公里,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白河硫铁矿污染治理的速度与质量。其背后,是绿水青山的未来可期。
今年7月30日至31日,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座谈会暨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并前往白河县现场观摩;8月4日至5日,矿山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并在白河县实地观摩。两个现场会的召开,对于白河来说,有着不凡的意义,不仅是对白河县硫铁矿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充分肯定,更为全面彻底治理“磺水”、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坚定了决心和信心。
“我们将乘势而上,超前谋划,坚持当前系统治理与后续综合提升同步规划、统筹推进,着力把废弃硫铁矿污染区内的9个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让‘污染区’变‘生态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奋力绘制一幅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生活好的矿区新景。”对于做好污染治理“后半篇文章”,白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工作专班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军帮信心满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