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根”深方能“业”茂——岚皋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脱贫”纪实

    作者:陈学红 杨庭清 时间:2018-08-17 09:12 来源:岚皋县 字号: 打印

      水泥路村村通、自来水户户有、电灯人人照……这是岚皋县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实写照。
      村退出、户脱贫,基础设施要先行。如何让全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脱贫?岚皋县发改局副局长马大军介绍,对标任务和要求,超前谋划实施,建立项目库,精准项目和资金计划,严格项目过程管理,全力保障当年脱贫村、着重保障深度贫困村、兼顾完善非贫困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9年全县136个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
      希望遍地扎根
      中伏,酷暑。笔者来到蔺河镇新建村贫困户缪孝德家里时,他正在地里拾掇西瓜,准备拉到城里去卖。
      “以前是土路,西瓜皮脆,在路上稍一颠簸就破了,种5亩西瓜收入却不多。今年水泥路修到我家门前了,拉西瓜就方便多了,今年应该能赚些钱。”缪孝德介绍说。
      一条刚竣工的长达8.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不仅给缪孝德带来了方便,更是彻底改变了全村人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让全村人看到了脱贫希望。
      新建村是今年的拟脱贫村,全村有221户676人,贫困户有89户250人。要致富,先修路。岚皋县多部门合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整合各类资金800余万元,历经10个月,克服重重困难,修通了8.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
      据统计,岚皋县今年共实施水、电、路、卫生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5个,总投资23247万元。其中贫困村建设项目142个,总投资15477万元;非贫困村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7769万元;33个拟脱贫村建设项目59个,总投资8137万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84个,167个已完工。其中33个拟脱贫村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深度贫困村建设项目已完成50%以上,非贫困村建设项目预计在10月底正式启动。
      用沃土护根
      如果说水、电、路、卫生室的建设是根,那么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就是沃土。
      地处秦巴腹地的岚皋,属国定贫困县,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其主要致贫原因之一。为保证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脱贫”,岚皋县精准对标,超前谋划,建立项目库,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一次规划、统筹推进、全面实施。建立“一班人马主抓、一个专账运行、一个平台监管、一套制度考核”“四个一”工作机制,集中调配项目资金,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同时,岚皋县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出台项目实施前、中、后期管理方案,强化线上线下监督机制运行水平,成立了两个督查组,定期与不定期到各项目单位督查指导,实行倒逼机制,推动项目落实。抽调专人负责业务指导,坚持周汇报、月推进、季督查,梳理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力争所有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建设。开发了重点项目监管信息平台,对所有项目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管理。
      有“根”方有“业”
      今年49岁的徐加玖,是民主镇榨溪村二组的贫困户,家中6人,以前靠务工维持生计,随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加重,他只能选择回家另谋生路。
      于是,徐加玖开始种起了莲藕,从两三分田逐渐发展到5亩。产业是有了,问题却来了。因以前的蓄水池老化,长期供水不足,只能自己挖水渠将水引到田里去,水一路走一路渗,等流到田里时已经不多了。而且还要隔三差五去放水,一路通渠一路守,有时一守就是半夜。
      同徐加玖种莲藕遇到供水困扰的,在周围有二三十户,莲藕种植面积达七十余亩。
      产业兴,则民富。为此,在县镇村、帮扶单位的努力下,配合水利部门,实施饮水工程2处,新建蓄水池2口,铺装自来水管道12000米,不仅解决了全村、学校的饮水问题,也解决了产业的供水问题。
      如今,徐加玖的莲藕产业不仅风生水起,每年纯收入有4万元,他的新房也在村安置小区有了着落,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
      “基础设施有保障了,我们村的产业也就兴旺起来了。”村主任徐启飞高兴地介绍说,该村依托自然优势,采取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承包经营开发模式,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以猕猴桃1300亩、莲藕70亩和烤烟150亩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可带动125户贫困户实现土地租赁、劳务用工、产业增收。
      随着全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岚皋县新发展魔芋1.1万亩,新建茶园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6000亩,管护茶园4万亩,新建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1000亩,嫁接猕猴桃1500亩,改造野生猕猴桃100亩,发展栝楼4000亩,嫁接改良核桃800亩,出栏生猪12.87万头、羊6.8万只、鸡123.27万羽。共培育园区147个,带动贫困户6976户19532人。33个拟脱贫村新建(扩建)经营主体48个,带动贫困户2968户8397人实现增收,其中土地流转20615亩,入股分红625户,园区务工2256人,签订帮扶协议2261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