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虽烈日炎炎,却也生机勃勃。“我儿子朱孝辛,今年考了529分,报的上海海洋大学,等录取通知书来了我不打算办酒席,就参加村里的集体升学礼。”7月15日,四季镇木竹村五组村民朱忠德站在院坝里,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家的打算。
“以前他可不是这样想的,现在觉悟还是提高了。”站在一旁的帮扶干部杨富兵说到:“这些都是宣传教育起的作用,也是新民风建设的成果。”
今年53岁的朱忠德,全家共3口人,妻子因做过囊肿手术干不了活,家里就靠他跑三轮车维持生计。因为儿子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朱忠德时常寻思着,家里这几年都没啥喜事,等儿子考上大学了,一定要好好摆几桌酒席热闹热闹。
一个月前,朱忠德参加了村里的道德评议会,看到同村的胡学章因大操大办酒席被列为道德评议对象,上了村里的“黑榜”,他心里犯起了嘀咕:“看来儿子上大学摆酒席也是不对的。”过了几天,他在手机上看到了镇上发出的《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倡议书,帮扶干部杨富兵来到他家动员他参加村里的集体升学礼,慢慢地朱忠德的思想就转变了:“我决定不办酒席了,儿子考上大学了就参加村里的集体升学礼。”
这只是岚皋县大力倡导拒绝升学宴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岚皋县以新民风建设为统揽,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倡导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拒绝升学宴,狠刹人情份子风、铺张浪费风等不良风气,为脱贫攻坚和新民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岚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应梅说:“我们采取一份文件管住党员、一个倡议引导群众、一次集体升学礼送去祝福的措施,县、镇、村‘三级联动’拒绝升学宴,形成了完整的纵向工作机制。”
县级抓部署,重点在夯实责任。岚皋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民风办、县教体局下发文件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严禁以任何方式举办“升学宴”和“谢师宴”,严禁充当“分子头”和“知客”参加各类宴请活动,在全县各大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出了“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的倡议,在县城主要街道和公共区域安装了醒目的宣传标语,并对县城酒店、宾馆、饭店、农家乐等经营场所进行了集中倡导,岚皋中学、县职教中心号召高考考生签订了《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承诺书,在全县营造了拒绝升学宴的浓厚氛围。
镇级抓落实,重点在督促指导。各镇严格执行县上的各项规定,号召镇上的党员干部不办升学宴。在每年5月,各镇先对各村有子女参加高考的农户进行精准摸底,建立台账,并落实包村干部提前到户宣传拒绝升学宴相关要求。同时在各村举办集体升学礼时,镇主要负责人和包村干部必定到村给予指导,参加升学礼为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送上祝福。
村级抓实施,重点在宣传教育。各村、社区将“拒绝升学宴”正式写入村规民约,并与“道德评议会”和“道德银行”紧密结合起来。村里将大办升学宴的村民列为道德评议对象,经评议后登上“黑榜”,指定专人进行帮教,并扣减其在“道德银行”的积分。同时抓好“厨师”和“执事”两支队伍,号召其不参加有关升学宴的邀请,从根源上杜绝村民大操大办升学宴。石门镇庄房村在举办集体升学礼时效仿古人金榜题名为考生佩戴了大红花,提升了考生的荣誉感。四季镇木竹村在集体升学礼上让考生对父母亲口读出自己手写的一封信,加强了与父母的亲情沟通。佐龙镇蜡烛村让每位考生为父母准备了爱心卡片,并献上了丰富的文艺节目。
“现在的集体升学礼少了办升学宴的人情债,通过各种新颖的方式更多了一份浓浓的人情味。‘拒绝升学宴’不仅推进了移风易俗工作,也为脱贫攻坚增添了动力。”谢应梅说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