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高产红苕推广取得新突破 平均每亩增产1798公斤

作者:张忠民 龙祖林 时间:2008-02-22 14:57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

高产、高淀粉红苕推广项目是我市去年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市农业局统一部署和《2007年安康市高产红苕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市农村部门通过严格的组织管理、分期分批进行技术培训,技物结合和印发资料,科技入户指导等方式,狠抓了一系列抗灾技术措施,在遭遇长期阴雨连绵不利气候条件下,项目工作仍成效显著。
2007年全市推广梅营一号、豫香868、秦薯4号等高产红苕11.47万亩,经全市7县区12个示范点205亩调查,平均亩产鲜薯3386公斤,比全市上年平均亩产1590公斤增产1798公斤,增112.9%,较普通红苕徐薯18号亩产1896公斤增产1862公斤,增56%;最高亩产达5289公斤,最小为2298.2公斤;单株最大重12.8公斤,平均单株2.67公斤,一般平均单株结薯3~4个,大小均匀、表面光滑鲜艳。
经开挖前地面部测定称重,梅营一号地上部薯蔓平均亩产4972公斤,最高达到8485公斤,最小亩产3281.5公斤,苕蔓比为1:1.5,一般有分枝5~7个,蔓长3~4米。据晒干试验,该品种晒干率最高达35%,最小31%,平均33%;出粉率最高为26.6%,最小22.5%,平均24.6%。且梅营一号商品性好、熟食口感细腻、味甜,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购买意愿,市场前景看好。

| 责任编辑:wan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