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力促蚕桑产业发展

    作者:冯涛 时间:2007-07-25 09:37 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石泉县在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中,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蚕桑生产的整体水平,力促产业发展,蚕农增收。
    今年春季,池河镇大阳村的蚕农梁国敏养了6张种蚕、10张丝蚕,收入17000多元。看着蚕茧价格好,夏季他专门请了3个帮工,一次养了12张蚕,眼下蚕子已经起4眠,再有8天时间就要结茧了。梁国敏说,今年他的目标是养60张蚕,到自己50岁的时候一年养到80张蚕。
    虽然养蚕时间短,见效快,但在过去,梁国敏一家却不敢多养,桑园少、缺技术、缺人手是制约他的主要原因。去年,县上启动实施“东桑西移”、蚕桑科技产业化、财政支农整合等项目,对发展蚕桑产业给予奖补扶持,梁国敏抓住机会发展高效密植桑园六亩,并新建了一个简易蚕室。更让他高兴的是,县蚕桑局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派蚕桑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缺技术、缺人手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省力化养蚕新技术不仅增强了梁国敏一家扩大养蚕规模的信心,更激发了全县蚕农兴桑养蚕的热情。去冬今春,全县蚕农共新栽高效密植桑园2.28万亩,建示范小蚕共育室183个,省力化蚕台1754台,推广方格簇183万片,15个乡镇相继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42个村级协会组织。今年全县春夏养蚕54000多张,发种由原来的两次增加到了现在的四次。多批次养蚕的农户达到了蚕农总数的20%以上。随着新建密植桑园的逐步投产,这个比例还会提高。
    蚕茧产量的增加为茧丝绸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以来,石泉县茧丝加工企业在开发天然蚕丝被、雄蚕酒、玉蚕冻干胶囊等产品取得明显效益的基础上,又成功突破天然彩茧和雄蚕单养技术。各企业投入数千万元资金进行技改,增加和更新先进设备,年工业产值超过了7000余万元。通过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和科技推广工作,全县蚕桑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总产值达到1.5亿元,占全县GDP的15%;农民人均养蚕纯收入3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