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在希望的田野上——汉阴推进“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作者:文飞 吴静文 时间:2017-09-29 09:29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汉阴县南有汉江绕境而过,中有月河川道贯通东西,北有双河口文化旅游古镇、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其境内的凤堰明清古梯田自然风景区名誉省内外。如何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汉阴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深入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围绕农旅建景区、围绕搬迁建社区,围绕增收建园区,社区、园区、景区三区共融共生的发展格局已具雏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景区拉动经济发展

      “我嫂子家一天要开几十桌流水席,院坝里都摆了3个桌子,还有好多人来了都无法接待,就宿的游客晚上跟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办篝火晚会,很热闹。”家住县城的王艳老师清明节期间和老公一起回了一趟凤堰古梯田景区内老家,回来后跟同事们聊见闻。她老公冯氏一族家住景区内,近几年游客增加,她嫂子凭着一手好厨艺开起了农家乐,旅游旺季还增加家庭公寓供游客住宿,年收入十几万。
      今年,汉阴县投资5000万元,打造“十镇十村百户”旅游扶贫示范典范,建设漩涡特色旅游名镇和东河村市级旅游示范村。目前,由九州村落商务运营有限公司托管经营的凤堰古梯田景区覆盖漩涡镇黄龙、东河、中银、茨沟和堰坪等5个行政村。同时,平梁镇太行村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集风景观赏、农事体验、道教养生、水上乐园于一体的太行村游乐景区,景区内规划建10处农家客栈、5处生态农庄,该项目目前已交由中国乡建院设计规划中。由陕西水务集团投资10.1亿元建设的以阴阳文化为主题的“两湖两峡”旅游景区已于9月1日开工,该项目涉及城关、涧池、观音河、铁弗寺、双河口五个镇。
      为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汉阴县结合地域特色和地理优势,把景区和民俗活动结合一体,围绕春季油菜花、夏季荷香、秋季稻香、冬季养生四大主题乡村旅游推广系列活动,游客可在景区内参与割麦、插秧、采茶等农事活动;古法烤酒、手工织布等手工作坊;唱花鼓子、耍皮影戏等民俗活动,赏自然风光、购地方特产、体验农事风俗。
      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汉阴经济的发展,成功引进大量外地企业,制造了巨大的商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据了解,凤堰古梯田景区内已开办宾馆5家、特色餐饮20余家、特色农家乐50余家、农家客栈20余家、手工作坊5户,专业合作社5家,旅游商品销售企业4家,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人均增收9000余元。景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6108元增加到2016年的9273元,4年内人均收入增长3165元,增幅51.81%。

      社区搬来新农村

      该县在贫困户安居工程上采取群众自愿、灵活安置的方式,计划在全县建设集水电路、宽带网线、绿化、文化、新民风、健身于一体的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生态宜居的新型社区18个,目前大部分社区已投入使用。
      “我们太行村的土墙房子已经是危房了,因为在景区规划范围内,根据村上的意见,以后那个地方要建成民俗村,所以我们就搬到了现在的社区,娃她爸在县城打工,我一个残疾人,平时就在山上茶园采茶,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天生驼背的郁健对搬入到新建社区生活很是满足。平梁镇在集镇附近修建兴隆和棉丰两个社区,可集中安置1100户。据太行村副支书柯有志介绍,太行村有十余户农户住在景区规划内,这些农户的住房按200元/平方征为村集体所有,建成民俗村或农家公寓,农户搬到山下新建的社区生活。
      “我们再也不用每天跑三四里路上学了,学校就在家门口,这可是我以前好羡慕的事情呢!”凤台小学五年级的张怡乐小姑娘一手牵着妈妈,一手拿着弟弟,高兴得在凤台小学的操场上又蹦又跳。今年9月1日,是凤台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也是该校投入使用的第一天。据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占地面积约20亩,共投资5000余万元,可容纳学生2500人。家住漩涡镇东河村的张怡乐一家今年暑假搬到凤台新区移民安置点居住,于是和弟弟就近就读于凤台小学,学校和家仅距离100米远。漩涡镇今年新建紫荆桥安置点1处,可安置400户贫困户,但考虑到方便贫困群众生活和就业,南北二山的贫困户也可以自愿在城关镇凤台新区、月河社区、中坝社区三个安置点居住。
      既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如何让这些搬进新社区的贫困户安心生活,汉阴县充分发挥“三线两化一平台”管理模式的作用,依托“三变”改革,采取多措施,多途径为搬迁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蒲溪镇天星村党支部投入3万元引进卓越电子科技公司,成立社区工场,吸纳贫困户劳动力20人就业;涧池镇西坝村投入17万元兴建苗木花卉合作社,带动80余户贫困户长期就近务工,实行人均年增收500余元。同时,该村以村集体参股形式,投入20万元到本村移民搬迁小区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从事物业管理、家政、中介、电商服务等第三产业,该项目能解决50余户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问题。平梁镇以棉丰安置社区为中心,拟打造沐浴河观光农业示范区,兴建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棉丰玫瑰园、太康公司、太行山茶叶、太行山油茶、太行山花椒园等农业园区,将为661户1661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园区保障贫困户增收

      随着景区开发建设,大量农户从山上搬到山下,山上土地大量撂荒,为合理利用这些闲置土地,汉阴县大力发展产业园区,通过按照200至5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贫困户土地、贫困户入股分红来促进贫困户增收。凤堰茶业有限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3000余亩,建成为融旅游观光、采摘、制茶体验及餐饮为一体的市级示范产业园区,入社贫困户根据各自劳动能力被公司聘用为采茶工人、深加工工人、茶园管理工人以及餐饮人员等,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今年公司基地因旅游带动已实现茶叶销售额51.5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
      太行村三组五保贫困户曹荣春虽然只有一个人,吃着五保,但是他却不甘“独守空房”,成天劳作在他的那一分苦瓜地里,据他自己说他今年加入太康种植合作社,入社后种了一分地,按照合作社要求,统一籽种、肥料、技术指导,当初花了120元钱买的菜种,目前这一分地的苦瓜已经摘了900斤,预计还能再摘二、三百斤,合作社按照每斤2元的价格全部回收加工了。
      “我今年已经是第二次来领钱了,只要手脚勤快,一年挣几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8月21日,贫困户蔡光亮从泰康种植合作社出来,手里握着2万元钱,高兴地合不拢嘴。据太康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蔡清介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天200元,去年带动贫困户56户脱贫,今年继续带动50户。
      该县通过镇、村与公司、合作社紧密配合,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基础上,从致贫原因着手,鼓励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或者村集体,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费或直接参与股份,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再到公司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