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加快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作者:刘安琴 时间:2006-08-22 08:06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增强创新能力 搭建信息平台 注重人才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扶持促进力度,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重视支持。市科技部门不断创新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在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技术创新服务成效明显。科技部门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内中小企业组建本行业和本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机构,集中人才、技术和资金,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设备、工艺难题,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优先予以扶持,支持中小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市医药、食品、丝绸、矿产等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市科技局抓住安康被确定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市的契机,投入专项资金6万元,在平利县、北医大安康药物研究院分别建立了专利产业化基金,用于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申报专利和进行产权保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当前仅北医大安康药物研究院就取得19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局先后帮助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等6家中小企业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帮助平利制药厂等中小企业争取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市科技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别被省科技厅授予“创新基金管理先进单位”和“创新基金优秀中介服务机构”称号。副局长高平、市生产力中心主任胡德武荣获“全省创新基金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科技信息服务优质高效。为了更好地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市科技局积极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申请,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了“陕西省中药现代化信息网安康分站”及“科技兴贸陕西站安康信息采集点”,并在平利、镇坪两县科技局设立了中药网信息采集点。免费为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推荐和介绍产品,提供国家产业导向、行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最新科技成果和行业前沿技术、产权交易和其他服务。一年来,累计向省网站报送信息3000余条,发布近2000条,信息报送量和发布量均居全省之首。同时抓住国家和省上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机遇,通过积极争取得到省科技厅、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2005年8月在市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设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陕西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安康服务站”,成为省内首家拥有科技文献信息基础服务平台的地市。服务站引入国家和陕西省巨额的科技文献资源,积极开展科技文献检索、原文请求与提供、网络咨询等信息服务,它的开通,有效改善了我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条件和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科技与金融结合起步良好。融资难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为加强我市科技与金融工作的结合,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市科技局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协商,于2005年7月召开首届安康科技金融结合促进会,会上各银行行长和部分企业家针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前景及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促成了金融单位和汉滨区垃圾处理厂等5家中小企业签订了5个投资项目协议书,签约资金1.07亿元。科技金融结合促进会的召开,增进了科技部门、金融机构、民营科技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了科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对于金融与贫困地方的科技、经济有效结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小企业科技培训有序开展。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由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企业自我培训等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培训体系。科技部门主要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人才培训和教育。全市十县区均设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本着“背靠政府、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方针,坚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先后举办多期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中药现代化等培训,并解决了140余名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为中小企业解决人才匮乏,提高人员素质做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