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安康要闻 >正文内容

山明水秀倾情生态安康

作者:来庆琳 谭西 张俊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

——我市实施“药、水、游”特色产业发展纪略

瀛湖泛舟、岚河漂流、南宫山赏花、擂鼓台揽月、品紫阳茶、饮绞股蓝……“以绿色创品牌,以绿色树形象,以绿色做卖点,以绿色求效益,让绿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让绿色成为一种生产方式,让绿色成为一种文化选择,让绿色成为一种审美意象。”这正是安康主打“绿色生态牌”后,让人切实感受到的——种气象。
2004年10月14日,以西安和安康两市签订加强合作协议为标志,安康正式融入西安“半日经济圈”。两地经济合作的贴近,是一种“亲近”,更是对安康优势生态的肯定。显然这些都与“绿色安康”有着紧密联系。
绿色是安康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自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战略以来,富饶的生态自然资源顿时焕发出无限魅力,山山水水被赋予了更多灵气和活力。一年之后,在“绿色安康”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将发展“药、水、游”特色产业建设作为重点。据此,一系列延续绿色生态资源的产业建设循序铺开。

审时度势 “绿色安康”应时而生

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政策及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位于秦巴山麓的安康与首都北京有了某种必然联系。巨大的发展空间摆在安康面前,安康又将怎样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历史性的飞跃?
2001年初,随着西康铁路的开通,青山绿水的安康逐渐成为西安大都市旅游、休闲、度假的后花园。2003年初,时任中共安康市委书记的王忠民,带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认真分析资源优势、面临机遇、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康未来的发展思路:实施“经营绿色”发展战略,创建“绿色安康”品牌。
建设绿色安康,就是以绿色资源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载体,以绿色文化为灵魂,大力建设一廊(汉江绿色经济走廊)三区(中高山绿色生态区、浅山丘陵绿色种养区、川坝绿色产业城镇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汉江经济走廊的率先突破,促进其他区域的全面发展。通过18年的努力奋斗,把安康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条件优越、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最终形成以山兴林,以林涵水,以山水兴产业,以产业富民强市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战略,在中共安康市委一届四次全委会上一致通过。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绿色安康”战略,在认真分析安康资源状况、市场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我市编制了《建设绿色安康规划纲要》,并经市人大一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提出了我市今后20年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提出我市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框架:即以绿色种养为主的第一产业,以汉江水资源综合开发以及中药产业、丝绸纺织、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等特色工业群体为主的第二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战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十届人代会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的贾治邦明确要求我市重点抓好水资源开发、中药产业化和生态旅游三大产业,明确年度目标,落实部门责任,切实把“建设绿色安康”目标落到实处。
2004年初,新当选的市委书记黄玮指出:“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这是安康市委几任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完全符合安康经济发展的实际。”同时,新当选的市长刘建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突出发展‘药、水、游’三大产业,以此推动安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绿色是从自然禀赋出发的,但如何把安康的自然禀赋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增长方式的创新。原始的习惯性的资源配置,已无法实现这种转化。秉承“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这一主题,“药、水、游”三大主导产业建设成为建设绿色安康的强力引擎。

主攻“药、水、游”聚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04年2月13日,在全市传达贯彻省“两会”精神大会上,市委书记黄玮掷地有声:“对于安康的发展来讲,当前应突出做好药、水、游
三篇大文章。”这是安康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时值全市“两会”召开;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安康特色产业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集中主要力量,突出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产业链条,尽快实现特色产业新突破,着力培育药、水、游三大主导产业。
它的提出,让我们在“绿色安康”的指引下,找到了产业发展的突破方向,而其正是以安康独具特色的生态自然资源为依托,切准了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山中药农过半,药商络绎不绝”,这是200多年前对安康药材资源的真实写照。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形成“两山夹一川”地貌。境内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动植物生长,是全国闻名的“生物基因库”,亦有“天然药库”之称,发展中药产业有独特优势。目前全市科研、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中药材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制药工业初具规模。同时,我市中药产业具有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并和全国有关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具备了一定新药研发能力。
水,另一个让安康人感到自豪的优势。汉江流经安康境内约940公里,已规划的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其中6座在安康境内。按照干流开发带动支流开发的思路,实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全市积极争取,全面启动和加快汉江水电梯级开发进程。同时,汉江在安康的9大支流也相继开始了有序的能源开发。6座梯级电站的建成,将为从石泉到白河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良好条件,以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建设进程,使我市成为陕西的水电能源基地。
西汉、西康高速公路建设,汉江梯级开发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安康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年来,我市在旅游品牌上着力塑造以瀛湖为代表的汉水风情,以南宫山为代表的秦巴自然风光,以岚河为代表的江河漂流等,使其不断发展。同时加快开发千家坪、神河源、天华山、女蜗山、化龙山峡谷等森林公园和以漂流探险为特色的岚河、任河、西河、汉江漂流,以漂流品牌带动生态品牌。同时不断提升“农家乐”旅游品牌,以此解决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去处和缓解旅游企业接待压力。尤其今年,随着“2006中国乡村游”活动的深入展开,“体验乡村、感受安康”成为我市旅游新亮点,安康的广大农村田园成为都市人一种新的向往。

寻求大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的有机融合

2003年9月10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在与安康市领导座谈时,指出安康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特别是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区域优势和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的重要机遇,都对安康下一步发展有利。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绿色安康”的思路非常到位,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但怎样落实这个发展思路,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年,制定绿色安康战略时确定的到2005年;全市GDP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超过4000元(合500美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5:26:49;有林地面积19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3%;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的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
从发展产业上看,安康的产业除矿产加工外,其余产业基本上或多或少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自然资源的孕育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就是孕育经济发展的基础。着眼当前,得天独厚的地方特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安康发展秦巴医药、汉江水电、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2004年4月,以“药、水、游”为主的项目成为中国第八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我市招商引资主力军。作为一种主打产品,我市“药、水、游”产业项目与东部经济互惠互利,良性生态环境和富足的自然资源可弥补东部地区日渐匮乏的资源,同时借助这一平台,东部雄厚的资金技术亦可注入安康,而于安康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以药为媒。同年10月,中国秦巴药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安康召开,吸引了全国众多客商。此间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九安合作”协议一并签订,标志着“九安合作”正式启动。对安康来讲,在未来发展的路上,又有了更加切实可靠的强势资本和外力支撑。在经历了这场国内医药界投资签约“盛宴”之后,安康的决策层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所有一切,都与安康的生态环境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此有专家提出,安康的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安康重大的经济建设。依托一江清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必将加速陕南生态资源开发的深度内涵,更孕育着安康人民的无限希冀。
产业壮大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是支撑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面临“十一五”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我市在“绿色安康”的战略指引下,做大做强“药、水、游”三大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培育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把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此间既要充分考虑市场和资源的双重因素,又要以国家宏观政
策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格局。
机遇孕育发展,挑战充满希望。我们共同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