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中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侧记
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是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的一个焦点话题。而在3月28日刚刚结束的全国卫生系统医药购销反商业贿赂专项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败坏了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形象,是造成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坚决治理。从中央传来的铿锵之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医疗卫生改革将会进一步贴近群众。然而在地处陕南的汉阴县中医院,他们默默探索的发展之路为医疗改革做了印证,他们把医院的稳步发展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建立了与患者之间信任融洽、鱼水相依的共存关系。他们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坚守信誉度与追求满意度,就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之本。
和谐医患 立院之本
“和谐”,当下最为炙热的一个词,而中医更是主张和谐的典范,中医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浓缩为两个字就是“和谐”。“阴阳不和,百病乃生;阴阳相和,诸症自解”。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汉阴县政协副主席、县中医院院长张德军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非常复杂,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冲突,诚然医疗体制、医疗费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患者心态、角色冲突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可能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同时,患者对医疗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当地医疗条件也会影响医患关系。如何破解这种紧张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该院认为应完善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完善制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视病人为亲人,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全社会要关心关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应该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相互信任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汉阴县中医院院内,有一副对联让人无法忘怀——“树因有根而花繁叶茂,水因有源而长流不息”,短短十八个字,将医患关系阐述得明明白白。
解决“两难” 诚信为先
和谐带来发展,怎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得医院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失。汉阴县中医院将发展思路定在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和打造“平民医院”这个主题上。
“看病难、看病贵”始终困扰着无数病人及其家属,如何在我市及汉阴县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真正意义上做到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好病,汉阴县中医院立足于当地实际,经过缜密细致的调研,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率先在全市对胆结石等10余种疾病实行了单病种费用最高限价。该院在教育指导医生为来院就诊的病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基础上,在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参与监督指导下,召集众多厂(商)家进行招标或询价采购,从源头降低采购成本,从根本上减轻患者负担,让利于民。通过集中招标或询价采购的方式对全院的医用耗材、一次性输注用品以及医疗设备仪器等进行采购,降低成本,让群众得到实惠。目前,该院15元以下、20元以下和20元以上的药品分别占医院总药品的70%、20%、10%。如果患者在就医时需要其他贵重药品,医院也按照规定事先告知患者。在低价位也能享受高技术、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这是每个患者的希望,也是汉阴县中医院打造“平民医院”的出发点,为此,他们对各种手术费、检查费、治疗费等收费项目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根据不同病种下浮10%—30%,仅此该院每年便让利与民20余万元。同时,还不断强化内部的自身管理,对医生的开写处方进行严格监督,杜绝了滥开药、开贵药的行为,要求普通处方最高不超过50元、特殊处方最高不超过100元,对于触犯有关规定的视其情节分别给予经济处罚、暂停处方权、待岗等处罚。《2005年安康市二级以上医院、中医院质量统计指标公示》显示,全市二级综合医院人均门诊费、人均住院费分别是84元、2323元,全市二级中医院人均门诊费、人均住院费分别是54元、1865元,而汉阴县中医院去年人均门诊费和人均住院费分别是48元、1680元、医药比从55%降至48%,有关指标均居全市同类医院的前列。
1988年至2005年是汉阴县中医院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18年,经过历届领导的辛勤工作,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从原先仅有的门诊部到现在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从无住院部无病床到建成住院楼,并拥有41张病床,一举达到二级中医院水平。该院围绕“发展中医特色优势,保证基本临床科室设置和建设,走小综合、大专科和中西医结合,科技兴院”的发展道路,抓住“深化改革,从严治院,紧扣发展是硬道理”的经营策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总收入由建院时的10万元增至2005年的268万元,增长了26倍多。
从细节小处着手,是该院创建和谐的又一个佐证,医院先后投入资金装修了整个医院,购回职工住房,从整体面貌到细小环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病房、药房、办公室等焕然一新。医院配置了200多盆花草,使得病人能够开门见花、呼吸新鲜空气。翻新了病房、被单,从内到外改进了就医环境。精湛的技术吸引了更多的病人,真诚的服务换来了满意的微笑,温馨和谐的环境赢得了患者的赞誉。
开拓创新 打造名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医院面对重重困难,始终把病人方便不方便、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推出物价公开、导医服务、住院费用查询、残疾人、65岁以上老人、军人凭证优先免收挂号费等服务。同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立平民医院时,把关注服务弱势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向社会捐款5000余元,捐物700件,减免贫困病员医药费12300元,免费接送病人500人次,下乡义诊5次,义诊人次1600余人,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万元。特别是孤儿陈天宏在无钱无人帮助的情况下,从2005年2月骨折做手术到11月的取内固定,该院外科医护人员进行了精心治疗。
医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中医院的发展更要靠人才,2005年,该院选派了10人次外出短期培训,安排6人次到江苏、西安等医院进修学习,并对外出学习人员明确了学习方向,签订责任书,返院后进行严格考核、汇报学习情况和科室发展构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进行知识更新,2005年共有苏州市二院、西安五院、安康市中医院等友好医院的11位专家来该院指导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该院95%以上的医护技人员实现了轮训,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汉阴县中医院还同西安肛肠病医院协作,建立了陕西省肛肠专业委员会专家门诊、西安市肛肠病医院汉阴分院,通过这些方式全面提高了该院的整体业务水平。
医德医风关系到医院存亡,中医院在制定《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时,建立了医德医风与工资效益挂钩的考核机制,使医德医风成为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长期工作。医院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向“赵素芳、吴登云”等好医生学习活动,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卫生部“八条纪律”和省厅“九条禁令”,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廉洁行医,优质服务十项承诺;积极推行诊治双方案制度,至少制定两种以上诊疗方案供患者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诊疗规范。在2005年全市医疗质量大检查,汉阴县中医院名列全市县级中医院综合排名第二位。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路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踩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是冰心老人对医务工作者的生动描述,也是汉阴县中医院用爱心和诚信关爱患者的真实写照,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他们给予了患者生的希望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