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开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集中精力抓发展,科学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步伐,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全市经济在规模以上工业高速增长的强力支撑下,圆满实现“开门红”目标。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6.23亿元,增长15.3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2%,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27.6%,较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8%,较去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工业受去年新进规模以上企业拉动的影响,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7亿元,增长57.2%,实现增加值34.3亿元,增长36.5%,增速居全省第一,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60.4亿元,增长55.1%;轻工业完成产值34.3亿元,增长61.1%。
五大支柱产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8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8%,增长53.5%。其中:新型材料产值44.5亿元,增长63.1%;富硒食品产值17.6亿元,增长50.6%;安康丝绸产值3.8亿元,增长40.6%;生物医药产值7.0亿元,增长52.1%;清洁能源产值7.2亿元,增长23.0%。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8亿元,增长29.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30亿元,增长35.8%。其特点:一是施工项目增多。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76个,比去年同期多18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2个,比去年同期多36个。二是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一季度,白河电站、蜀河电站、富硒矿泉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投资项目施工进展顺利,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施工项目达到72个,比去年同期多13个。三是资金来源充足,自筹资金为主。一季度,全市到位资金达116.76亿元,增长1.3倍。其中: 自筹资金88.08亿元,增长1.6倍,占本年到位资金的75.4%。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一季度,受节假日效应、石油及制品类价格增长、建筑装潢材料等持续热销等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9亿元,增长17.7%。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99亿元,增长16.7%;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0亿元,增长22.7%。从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31亿元,增长18.7%;商品零售收入32.48亿元,增长17.6%。
财政收支平稳。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市口径)14.67亿元,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5.42亿元,增长14.0%;一般预算支出21.36亿元,增长25.9%。
金融存贷款总量增加。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98.1亿元,比年初增加30.7亿元,同比增长21.0%;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71.5亿元,比年初增加12.9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中长期贷款199.9亿元,同比增长18.8%。
城、乡居民收入双增。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7元,增长17.9%,增速居全首第一。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60元,增长15.4%。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回落。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从CPI构成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上涨7.2%,烟酒类上涨5.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居住类上涨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2%,衣着类上涨1.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