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宁陕县开展“转作风树民风”活动侧记

    作者: 时间:2012-02-16 09:09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打印

      “从我记事起,塔尔沟还没来过县委书记,陈书记是第一个。想不到他还住在我这穷家,跟我拉家常,亲得像一家人一样。”春节前后,宁陕县江口镇塔尔沟村52岁的康厚群,常常忍不住对人叙说县委书记陈伦宝一年到他家好几次的事情。

      从去年12月开始,宁陕县开展“转作风树民风”活动。这情景,是这项活动的一个缩影。

      “十上门”——让人民群众满意

      实施旅游富民、文化兴县战略,5年内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六个翻番的宏伟目标,这是宁陕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让人民满意,关键是要有作风优良的干部,文明和谐的民风。于是,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宁陕县委作出《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树民风活动的决定》。

      干部如何转作风?宁陕县在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点示范、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党员干部入户连心的基础上,开展了干部“十上门”活动,即上门宣讲政策法规、指导致富门路、兑现惠民政策、代办证照审批、叮嘱安全生产、调解矛盾纠纷、劝返辍学学生、协理红白喜事、解答疑难问题、消解干群隔阂,并继续坚持连心测试、群众评议等制度,促进连心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寒风凛冽中,县乡干部纷纷跨出温暖的办公室,步入寻常百姓家。县上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各镇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项目工地、农户家中,排忧解难。丰富镇要求镇上的干部每月住农户家不得少于两次。县委宣传部启动了建立一个基层联系点、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开始一次岗位大练兵、组织一次集中采访、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五个一”活动。县委通讯组住在6个最边远、最艰苦的村采访新闻,刊发了《北沟村15吨天麻急盼客商》的稿件,设法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

      全县各级干部在百姓家吃住,体验生活;与群众一起干活,感受艰辛;和农民拉家常,了解民情;帮农民办事解难,增进感情。在“十上门”活动中,干部们经受着教育,转变着作风,重塑着形象。

      “评十星”——让社会环境变好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既要通过转变干部作风来带动,更要通过树立良好民风来推动。宁陕县采取党员干部带、连心工程教、先进典型示范、“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综合措施,净化社会风气、树立纯朴民风。

      该县开展了“五好四爱三创业”活动,即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学生;爱家乡、爱环境、爱劳动、爱生活;干部创新业、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使群众树立新的道德法纪观念。在农村,该县按照农户创、群众评、村公示、镇挂牌、县表彰的办法,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有效机制。

      该县编印出农民教育、干部素质提升等系列教育读本,发放给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县委、县政府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尹学金、优秀公务员陈述勇、好支书陈福松、道德模范詹平兰这些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并将他们的事迹编印成册,散发全县,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了崇尚和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该县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催生出一批创业典范。新的考评办法,塑造出一批干实事讲贡献的干部。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和谐社区、文明景区等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省、市、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文明创建进乡村、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的开展,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重落实——为发展提速

      春节前后,县委书记陈伦宝、县长邹成燕等县级领导,来到皇冠旅游开发区、县域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协调解决具体问题。30多名县级领导也走进各自的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谋划新一年的发展思路。1000多名联村领导和连心干部全部下到包联的98个村的近两万农户家中,帮助群众解决难题,谋划致富。

      在新风吹动下,宁陕县出现许多可喜变化:12月13日,县老年公寓、南京沟石材厂、秦南食用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个重点项目同日开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顺利通过验收;农民危房工程、保障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全面推进;投资3000万元的文化大厦即将竣工;筒车湾敬老院揭牌入住;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逾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