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阴县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幸福汉阴”的目标,把做实做好各项民生实事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的核心,着力引导各级党组织在解民忧、暖民心、化民难、帮民富上创先争优,收到了显著成效。
搭建平台解民忧。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创先争优活动最终落脚点,按照“四有”的要求,即: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规范标准,在全县各镇、村(居委会)和县级窗口单位建立便民服务“三级网络”,即在部门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在各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居委会)倡导开展便民服务代理工作,在全县形成了“网格化”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便民服务工作以来,全县共受理代办事项2981件,提供各项政策、法规及信息咨询2320件,接待受理群众信访282件,提供技术服务1112人次,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提升效率暖民心。围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该县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岗位权责具体、业务流程精简、便民服务周到”的工作要求,着力优化全县发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立足住建、公安、人社、工商、卫生、税务等13个大型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职能作用,分类制定标准化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能,相继设立公示栏75个,流程图41幅。截止11月底,全县118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和1160名党员共承诺事实1278件,办结实事1007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兴办实事化民难。结合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1675个,党员帮扶群众7777户;各级各部门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实事民生工程671个,投入项目资金21122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427件,协调落实帮扶资金16774万元;结合三联共建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送资金、送项目、送服务”活动,各级党组织成为基层群众帮扶落实人饮工程53处,修建便民桥18座,新修村组公路134公里,解决低压电网改造12个村,党员领导干部共为农村贫困党员和群众捐款26.5万元,全面完成了179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建成村级预防接种点110个。
推进发展助民富。按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具体要求,该县各级各部门着力在“加大项目建设、加快工业扩张、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中创先争优,实现了抓创先争优,促汉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综合效果。预计前三季度,该县GDP实现23.4亿元,增长15.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亿元,同比增长15% ;财政总收入完成1.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740万元,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11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85元,分别增长36.9%、28%,为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任务,实现“富民强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