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秋收秋种喜看农民增收

    作者:王洪宝 郑道波 时间:2005-09-07 14:15 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无论收获还是种植,农民的脸上都流露着幸福的笑颜。近日,笔者深入石泉县的广大乡村用镜头解读了该县采取致富项目落实、政策优惠到人、科技示范引导等措施,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的点点滴滴。
    大胆改革、创新,中池乡中心村支部书记袁国玉发展经济是一把好手,她第一个带头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投资4000多元将废弃的烤烟炉改建成了5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专用养蚕室,改变了人蚕混居现象,年喂养蚕10张以上,通过广大蚕农的参观学习,全乡一下建起了15个专用大蚕室,为该乡创建蚕桑强乡打下了基础。


    图为板桥村四组高德昌饲养生猪、加工无公害饲料,目前两项收入已达7.5万元,她正在凉晒丰收下山的玉米。

    迎丰镇大力扶持蚕农养好1000张秋蚕,宣传补贴政策,推广方格蔟提高丝茧品质,该镇高涧村二组刘维恩喂了4张秋蚕,在成功使用的基础上又通过优惠价买了200多片方格蔟。
    山区玉米、红薯、大豆等畜禽饲料资源广泛,迎丰镇干部叶俭响应市、县发展畜牧产业的号召,带薪离职投资10多万元租赁食品厂场房购猪100头当起了“猪倌”,雇请得喂养工人正在给仔猪补食青料。银桥乡在2003年“8.29”洪涝灾害中,农业、交通基础设施损失惨重,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农业生产、产业建设等得到迅速恢复。
    2005年,石泉县按照“稳上规模、主攻质量、增加效益、打造品牌”的规划,出台优惠政策,烤烟产业呈现恢复性发展,12乡镇58个村590户烟农种烟5295亩,可收购1万担优质烟叶,实现产值450万元。



    图为中池乡烟农大户在交售烤烟,按照均价4.5--5元计算,可为财政增加税收收入2万多元,取消税费后的乡镇通过转变干部作风,发展产业使财政有了出路,农民也有了收入。

    石泉县2005年3月从重庆酉阳青蒿研究所引进在池河、中池、城关、银龙、饶峰等5个重点乡镇集中连片示范种植400余亩青蒿获得成功。预计每亩可收干品青蒿250公斤以上,产值达1200余元。自黄姜产业失败后,中心村民对药材产业望而兴叹,中池乡乡长助理、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毕业的郑道波上门做工作,村支书袁国玉对村民说,成功失败还是我来带头吧,这毕竞是新兴订单产业,试种成功后,你们再看市场行情适当规模的种植吧。她试验田里的1.7亩青蒿已进入收割期。



    熨斗镇发展大棚蔬菜120余亩,基本上满足了本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该镇沙湾村一组凌代志通过种植大棚菜致了富。
    据悉近两年来,石泉县通过发展蚕桑、畜牧、烤烟、药材等支柱产业为该县农民增收找到了有效的项目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