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春蚕正赶叶上簇,伏蚕备养冲刺关键时期,石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蚕桑领导小组组长陈红星来到迎丰镇、中池乡调研蚕桑生产及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行情况。
陈红星在尽量不扰民的前提下走村入户,实地了解了今年春蚕喂养、伏蚕备养情况以及在壮产业、抓增收中遇到的困难。
迎丰镇红花坪村,有645人、645亩坡地、370亩水田,人均半亩田、一亩地。近年来,该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累积建桑园520多亩,年养蚕过万元的有19户,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去年底今年初,该村又在全县率先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探索走龙头带动、示范引领、合作养殖、共同致富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路子。
村支部书记胡洲告诉陈红星,村里今年春蚕喂养达310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0多张,伏季还会增加,同时今年蚕农在消毒、技术等方面都参加了村党支部、合作社组织的培训,喂养过程中没有一家发现病害,现在大家搞养蚕、抓产业、攻增收的信心更强了。
陈红星说,“农民增收快,要靠组织带”。如果党支部、合作社组织作用发挥好了,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发家致富就有基础、有希望、有保障。如果党支部、合作社带不了头,农民增收就可能会迷失方向。村党支部、合作社要把事情做实,工作做法要合法、合情、合理,要做成龙头,充分带动老百姓致富。
在蚕农吴登明家,陈红星了解到他家4口人,因土地到户年幼、分家立户人多,仅分到1亩地、半亩田,现在建成桑园每年养7张种蚕,有6000来元收入,加上务工、跑运输等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但因有二个孩子上中学,仍感觉开支较紧张。当陈红星与他拉家常,仔细询问他对下一步抓挣钱、增收入有何想法时,他表示如有土地流转或桑园流转机会,他还准备多流转。
陈红星说,抓蚕桑产业发展,工作空间仍还很大,我们要强基础、抓服务、解难题、搞协调,要全面掌握一个范围内蚕桑大户及潜在大户的想法,只要他们有什么产业发展需要,干部和镇村、合作社组织都要尽力协调,他们在产业发展中有什么困难,就要加强沟通解决,把事情做实、把工作做细,以最终达到服务产业发展、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的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