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我市召开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研讨会

作者:佚名 时间:2011-05-07 07: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5月3日,市政府副市长巨拴科主持召开安康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研讨会。来自全市各方面的16名专家、5家富硒食品企业代表及市质监、科技、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度。为了加快我市富硒食品产业科学发展,2009年6月我市制定并发布了《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安康市地方标准)》,2010年12月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对我市出产的粮、油、肉、蛋、菜、豆、菌、水产、魔芋、茶、酒、饮料、调味品等19类27项产品硒含量标准进行了界定。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明确了我市富硒食品的概念,归纳了富硒食品的种类,界定了各类食品的硒含量区间,为富硒食品种养、开发、生产、加工等提供了基本的标准技术支撑,对我市提高富硒食品质量、促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打造“中国硒谷”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各位专家、企业代表对照我市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围绕富硒食品的分类产品指标设置、硒含量最低最高值及区间的确定、富硒食品标准化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充分发表了各自不同见解。巨拴科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对各位专家的科学求实精神和发展富硒食品的责任意识表示赞赏。他说,虽然近两年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科学、更有力地规范和促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各位专家、企业代表、部门负责人都是标准制订和实施的参与者,要更科学地建立标准、更有效地推动标准实施,就要充分了解我市“富硒的性质”——安康富硒资源是全国唯一性资源、富硒食品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了解发展富硒食品产业面临的良好环境与条件,了解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主动把富硒食品标准及标准化工作放在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大局中进行驾驭、研究、思考和推动,为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提高全市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作出贡献。

  巨拴科指出,当前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及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标准制定及时快速、含盖面比较全面、在促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部分标准指标取值较低、区间较大、设置不甚合理、与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对此如果不研究、不解决,就难以实现我市富硒食品产业科学、规范、健康发展。当前,省农业厅在办理《关于把富硒食品培育成我省特色现代产业的建议》提案时,明确提出支持我市富硒食品硒含量地方标准提升为省级标准。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完善已经制订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体系,推进富硒食品标准化工作。
  巨拴科要求,按照“科学、实用、权威”要求,标准制订实体与程序、技术与决策相结合,认真做好下一步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修订及标准化工作,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及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是富硒食品成立的依据,是富硒食品质量的保证。要强化富硒食品标准及标准化工作在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完善和实施工作,为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标准支撑。二要加强对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的管理。要从有利于提高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科学性、实用性,有利于富硒食品产业聚集发展的高度,更加重视和认真做好富硒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方法及管理工作,完善富硒食品标准管理制度,使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修订建立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市政府要成立富硒食品标准管理领导小组,确保建立“科学、实用、权威”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体系。三要加强对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的研究。市政府相关部门要联合成立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专家技术委员会。按照富硒食品分类建立若干个标准研究制定小组,由这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人士担任组长,提供经费支持,开展标准研究制订工作。各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都可以申报相关科研课题,在更广泛、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市科技局、质监局要精心组织、安排经费,争取尽早启动修订工作。四要加快建立比较稳定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体系。要在此次会议专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对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开展深入的研究、对照、比较,对一些争议较大的硒含量标准的上限、下限指标要反复论证,科学、合理的设置种类和指标,在今年年内完成第二次修订任务。修订后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要在具备科学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具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稳定性。五要通过标准工作指导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来源于富硒食品产业工作实践,反过来又要指导和服务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工作。要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作用和规范作用,指导富硒食品的种养、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工作,保障全市富硒食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