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双乳镇南窑村地处凤凰山北麓,月河南岸的丘陵地带。全村8个村民小组、226户、1037人。长期以来,由于山高水深,水源条件差,饮水困难成为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生产和至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问题。
人饮解困工程的实施,为南窑村带来福音。为彻底解决南窑村的饮水困难,国家人饮解困项目投资7万元,受益村民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投劳并集资3.8万元,于二00二年底建成了人饮站,当年就有194户850人用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二00三年又将管网廷伸至蒲溪镇东升村,解决了东升村35户200余人的饮水困难。共解决人饮困难1050人。 .
工程建成后,怎样把工程管护好,使其保持良好正常地运行,让群众长久受益,促进群众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是摆在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南窑村领导班子及广大受益户面前的现实问题。在业务主管部门的协调指导下,南窑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几条管理措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充实完善。
首先,成立了一个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5个受益组水管员为主要成员的人饮工程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成员每年进行充实调整,实行公开公正管理。经群众推荐,管委会考察,配备了村、组专职水管员,并明确了水管员的职责与报酬。在管理的过程中,由管委会监管各组,各组又监督管理水管员的工作。
其次,供水运行一个月后,根据每户水表的实际用水量、实际人口、养殖牲畜数量,确定了合理的水价,按每吨1元收费,以支付工程维修和水管员工资等费用。试运行半年后,水管员到户抄表时发现了弊端,有些用户为了少缴水费,采取“滴点点”、“吊线线”的办法储水。为了维护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营,杜绝用水不缴费的现象,管委会决定,在不提高水价的前提下,定出用户用水基本底线,即每人每月1吨,2人以上的户,每月用水不得低于2吨。每月水表数低于基本低线的按低线计收,高于基本低线的按实际抄表数收费。为减少水管员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集中水费收入,改一月一抄表为半年一抄表。水费收入,村有台帐,组有明细帐,户有手册,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办事。
第三,制订了具体易行的维修管理办法。维修管护实行村、组、户三级负责,管委会监督。引水主管道、闸阀室等由村水管员定时巡查及组水管员和干群平时监督,如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管委会督导维修。做到给用户承诺主管道维修每处停水不得超过两小时。维修材料、人工费用都必须列上清单,由管委会经办人、施工员、监督人签字后,报管委会审定核销维修费用;村到组的供水管道由各组水管员管护维修,出现故障或隐患,及时报告村水管员和管委会,由管委会派人监督修缮。材料费、人工费等同样列出清单由所在组长、施工员、监督人签字报管委会核销维修费用。从组到户的供水管道、闸阀、龙头等故障,由组水管员负责及时予以维修排除,材料费、工时费由用户承担,但每户每次的维修工时费最高不得超过10元。这样出现故障即能保证及时排除,又防止虚报维修费,即实行有偿服务,又保证了向用户正常供水。水费收入、维护支出帐目一年一公布。
通过两年的探索、总结和完善,南窑村人饮站的管理运行基本走向规范,2004年水费收入不仅保证了维修费用、水管员工资报酬,尚结余1800余元,节余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滚动发展,基本实现了以水养水的目标。
由于南窑村人饮站管理工作到位,饮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不仅彻底结束了该村80%以上的村民祖祖辈辈吃水难、吃不卫生水的历史,而且明显减少了疾病、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家庭养殖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该村户均养猪3头以上,养猪增收1000多元;年养蚕由过去的80张猛增到现在的500余张,成为双乳镇的养蚕专业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