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漫步在安康城区大街小巷,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与过去相比,安康城现在给人真真切切的感受是变绿了、变大了、变靓了,变得更富有人文气息、和谐美好了。
“十一五”以来,汉滨区坚持用“小财政”撬动“大民生”,积极做到小财大用、小财活用、小财精用、小财严用,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好钢用在刀刃上。5年来,汉滨区财政先后投入42.14亿元用于改善民生,35762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10.7万名低收入贫困人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69.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今年9月25日,大竹园镇七堰村在“7·18”洪灾中受灾严重的125户村民终于盼来曙光。汉滨区委、区政府多方筹集资金,按新农村建设模式在交通便利的公路边征地255亩建设300余户新型社区,让村民重新安居乐业。
仅2009年,汉滨区就完成民生工程投资7.1亿元。新建校舍3.2万平方米,办理生源地贷款1051万元,兑现“两免一补”资金2973万元,新建了25个乡镇卫生院和40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共有2.9万人住院、34万人门诊、1012位慢性病患者的药费全部得到报销,总计支出农民看病医疗费4170万元。为最大程度凸显“民生”主题,今年初,汉滨区委、区政府精心调研和广泛论证,确定了年内要办好的八件惠民实事,内容涵盖城乡群众住房、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年之最。
“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5年来,汉滨区着力编织“保障网”,打造“稳定器”,积极探索城乡困难群众长效保障机制,实施低保对象、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等多项帮扶工程,先后资助2.3万人次低保户参加“新农合”,实现城乡低保对象新农合全覆盖,全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2%以上;先后培训农民工196万人次;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570公里,通村水泥路2570公里,实现了90%的乡镇、92%的村通油路或水泥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二五”期间,汉滨区将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以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速崛起、富民强区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更加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最终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汉滨区将会奏响更加华丽的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