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亿元到12亿元,紫阳工业发展捷报频传,总产值五年增长了五倍。大投入拉动大产出,招商引资为紫阳工业突破发展敞开了源头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该县共引进外资45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工业建设项目。
五年来,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河南前卫实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湖北鼎新矿业等一些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该县。形成了以湘贵锰业、红蝶化工为代表的7户特色矿产规模企业,以闽泉水电为代表的5户清洁能源规模企业,以富硒茶业、硒谷矿泉水为代表的4户富硒食品规模企业,以康洪茧丝为代表的1户紫阳茧丝规模企业。
项目建设峰起云涌,省有色金属集团投资3.9亿元的电解锰技改扩能项目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到2012年湘贵锰业公司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以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总投资3.3亿元的富硒矿泉水扩能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年销售收入10.3亿元。河南前卫实业投资1.16亿元的2万吨锆刚玉耐火材料制品项目已建成试产,年产值可达到3亿元以上;投资1亿元的1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抓工业就是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招商。县委、县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更是带头抓招商,亲自谈项目。县级各工作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人人头上有任务。从项目的策划、包装、招商、跑办,到建设、生产、营运、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
为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该县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经费,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坚持把发现、选拔干部的关口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第一线前移,旗帜鲜明地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能力”、项目建设是“第一政绩”的用人导向。
与此同时,狠抓服务。对企业、对项目实行“全天候,全方位”服务,能办的事马上办,涉及多个部门的事协调办。对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政策,用好、用活、用足,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执法公示和服务承诺三项制度,对于到重点企业检查、执法、收费实行了请示报告制度,不经批准擅自行动的严肃追究责任。
“十二五”, 紫阳已规划工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160亿元,到2015年紫阳将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年均递增32%,其中规模以上将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年均递增3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