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鲁书记,你回来了。”
“鲁书记,你来了。”
鲁化再一次回到兴隆村担任第一书记,村里的群众都十分的高兴。
兴隆村又名兴隆沟,山大沟深,即无资源之长,又无地利之便,面对陡峭的大山路在何方,这是鲁化来了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兴隆村四泉沟和楼房两个组以前只有一条人力架子车路,群众出行十分不便。鲁化来到兴隆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搞基础建设。
“农副产品贩子可以到门上来收,不出一下劳力,不走一步路,就能变成钱了,到门上了我还能和贩子讲价钱,能多买上几块钱。”兴隆村四泉组的村民曹邦坤高兴的说,通组路的修建,彻底改变了他们以前靠人背、肩扛的历史。
路通了,基础设施也变好了,可是鲁化发现,群众的精神面貌却提不起来。经过仔细的调研研判他发现,多年来兴隆村信息闭塞,产业发展滞后,村里留守的老人居多,部分家庭因病、因学等原因,过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而且村里人情债还比较重,村风民情亟待改善。
找到问题根源自然就的想办法解决,在多年的包村工作实践中,鲁化认为包村不仅仅是抓项目、促发展,在抓经济的同时,更要把弘扬正气、树新风、建设美丽乡村一起抓。针对村上不良风气他牵头制定了兴隆村“七要八不要”的村规民约,兴隆村的风气明显好转。
“我要感谢鲁书记,感谢他对我们的鼓励,感谢他为我家做的一切。”曹邦国的妻子杨志宴说。看到日子越过越好,不能言语曹邦国就在自己搬迁新家门上写下了:“脱贫攻坚政策好,移民搬迁住新房,党恩如山。”的对联。
这几年,兴隆村路通了,桥直了,生产用电架通了,自来水也上门了。2018年全村发展天麻种植72390窝,人均增收近2000余元。致富路通了,产业有了,民风也淳朴了,不管是百姓精气神还是居住环境,从内到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兴隆村兴隆起来了,鲁化却病倒了。
2017年8月,因连续跑项目加班劳累,鲁化糖尿病突然加重,被紧急送到县医院治疗。今年9月,面对机构改革,人员撤并,临近退休的鲁化又一次担任兴隆村第一书记。而此时距离他退休仅剩3个月时间,作为一名29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工作最后时刻,他放不下兴隆村的群众,兴隆村的群众也舍不得下他。
“村上最困难的户都是他帮的,群众大小事他都放心上,鲁书记一直把群众的大小事都写在脸上,挂在心上,他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霞说。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明年2月退休前,完成兴隆村整村退出工作,希望在下一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继续发挥余热,继续养山护水,让兴隆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提及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鲁化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再苦再累都值得![ 12-02 ]
下一篇:过上新的生活 ——宁陕县“后搬迁时代”观察[ 11-27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