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紫阳县政务中心再度挑战权力的“减法”、服务的“乘法”,率先开启行政审批服务极简、极速模式,大幅精简了行政审批程序,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限,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个体户证照由原来7天变为现在的10分钟,企业开办由原来30天变为在现在0.5天、不动产登记由原来30天变为现在2天、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立项由原来97天变为现在5天……其中,130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群众足不出户便能完成办理。山大沟深里的紫阳,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删除权力同位素,合并审批同类项
舍同存异,去繁就简,给权力减负,让业务瘦身,使权责归位,助审批提速。全面清除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审批事项,整合多个部门交叉管理、重复运行的行政权力,非行政许可事项及收费一律取消,规范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增加企业公章刻制等免费业务。先后开展6次大清理,共取消县级行政审批事项50项,保留324项,逐项全面“体检”,建立权责清单,理“边界”,划“红线”,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让权力运行畅通无阻,行政审批轻装而行,群众办事门槛降低,真正做到用人民的权,办群众的事。以办理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立项审批为例:以前需要20样资料,跑5个窗口,填写8张表,累计97个工作日办结;现在仅需12样资料,1个窗口受理,限时5天办结。
生成轻量权力单,构建便民快车道
坚持“程序最简、资料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原则,行政审批去掉重复而多余的程序,保留必须而相异的步骤,重组再造流程,优化精简环节,变权力清单为权力“轻单”,构建最简单、最实用的便民服务“快车道”。一事项一标准、一流程一规范,打包324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对外受理,365天提供服务。对内建立实操性《业务手册》,对外公布“颗粒化”《办事指南》,部门明明白白用权,群众清清楚楚办事。打通信息共享壁垒,实现同步“并联审批”,共计60项需多部门参与的行政审批事项变过去多窗跑路为现在一窗受理,材料同步分发,部门同步承办,归并审批环节66个,取消前置条件28件,减少申请材料59份,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压缩了审批时限,方便了群众办事。前台受理,后台审批,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服务流程;前店后厂、全程代理、一窗办结的服务模式;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填一张表、只盖一个章的服务要求;使群众办事如同照单点菜,简便而高效,所有审批事项平均压缩办结时限75%以上。2018年1月至10月,紫阳政务中心累计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1248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8%。
送证上门面对面,服务到家心贴心
变被动为主动,把贴心服务送到镇村社区、田间地头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暖心服务送到企业车间、群众家门口等最前沿阵地。政务中心窗口设置代办员、“店小二”,帮群众解惑,替群众跑路,代群众办事。审批面对面,服务心贴心。全县1077名县直部门干部与7万多农户联户结对,入户办理,送证上门,324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代办,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2018年7月,工作人员深入麻柳镇水磨村,现场完成49户林下养殖大户营业执照的审批和办结;8月,蒿坪镇金石村旅游、民俗等9家企业足未出户,便领到了上门代办的营业执照;9月,红椿镇纪家沟村20余户村民在自家门口领到了属于他们的不动产权证书;10月,瓦庙镇新光村60余户分散安置群众安坐家中,便享受到避灾移民搬迁、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等“一条龙”上门服务,一次性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办理……
智慧平台零距离,叫响服务加速度
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出发点,紧跟时代节拍,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探索、优化、更新、升级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研发并推出紫阳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智慧平台、“指尖政务”移动APP,群众办事改过去“面对面”为现在“键对键”,真正实现“零距离”、“零跑路”。全县130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指尖办理”。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科技跑腿,信息跑路,群众足不出户,有网即能办事,办事必能办成。申请网上递交,材料网上传输,信息网上录入,审批网上通过,进度全程可视,结果网上告知,证件快递送达。网上办事全程留痕,过程可查可溯,实时接受后台的预警纠错和群众的举报投诉。智慧政务不但开启了政务服务的加速度,也为政府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大数据支撑。
绩效管理提效能,阳光运作促监督
对标企业运作,接轨绩效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能。晾各家的“单”,明自身的责,将权利晒在阳光下,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每一件行政审批事项均实现流程公开、过程透明、状态可视、问题可溯,其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各个环节的进展状态,后台和前端皆可实时查询。政务监察中心会第一时间处理办事群众的举报投诉,同时全程监控、流程跟踪办事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及时预警纠错,并纳入绩效评估,通过周考核,月通报,评先进,树典型等全面开展效能管理。出台《行政审批违纪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规范权力运作行为。高要求,严管理,真考核,明奖惩,推动了政务服务工作的高效化、常态化运作。
改革没有休止符,创新一直在路上
服务为本,改革当先,创新引领,动能不竭。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一年一创新,每年一跨越:2014年推出一站式审批,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2015年推出并联审批,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2016年推出网上审批,群众办事只上“一张网”;2017年推出一窗式审批,群众办事只找“一个窗”;2018年推出集中审批,群众办事只盖“一个章”。紫阳县政务中心先后经历5次优化升级,创新推行了线上线下“全程代理”模式,县域营商环境逐步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简单、便捷、高效。改革没有休止符,创新一直在路上,紫阳政务中心正是因为扎根于广大群众的肥沃土壤,进而在改革中发芽,在创新中成长,才能在洪流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