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镇坪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模式,壮大特色农业,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着力实现产业发展由计划指导种养向订单需求种养转变,由千家万户分散组织生产向专业协会组织生产转变,由低产低效经营向高产高效经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农村发展条件显著改善。
一是推广四项技术,畜牧产业突破发展。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坚持大户带动、小区发展战略,狠抓品种改良、圈舍改造、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等四大环节的措施落实,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镇坪生猪养殖模式,在全市获得推广。全年建成畜牧强乡镇2个,专业村20个,建成镇坪模式养殖示范点479个,发展养殖规模100头以上养殖大户40户,发展养殖规模50头以上养殖户600余户,全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8.46万头,出栏10.53万头,商品率达到60%。
二是强化市场对接,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突出典型示范、订单生产、基地发展,着力提高产业市场对接关联度,稳定扩大与安康正大、北医大、安德医药、秦东魔芋公司的长期合作。全年共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12户,发展草本药材5.2万亩,建设了6100亩绞股蓝、1万亩魔芋生产基地。
三是狠抓技能培训,劳务经济实现新突破。以县委党校、乡镇人口学校、村级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全面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实现劳务输出12000余人,其中有组织输出60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1亿元,人均收入近万元。
四是坚持示点示范,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坚持规划先行,以县为主体、乡镇为板块、村为单元、户为细胞,加快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规划指导新村建设、统筹项目资金,确保了新村建设在分步实施中整体规范、特色鲜明。突出重点,整村推进,11个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得到巩固提高,新启动的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8个扶贫重点村,1个整乡推进试点正在深入建设之中。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坚持工作实施到村、整治延伸到户,完成“三建三改三化” 1100户,村庄和农户的面貌明显改观。
五是强化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完成了14.98万亩退耕还林、16800亩领导绿化、191万亩天然林和2.6万亩天保公益林管护。大力推进以沼气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工作,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
六是突破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强力推进路、电、水、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通村水泥路全面完成28条103.6公里村道路基改造,占计划任务的102%;争取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7个,资金573万,完成工程43处,解决了13549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新修改造基本农田1000亩,洪石河、大河等土地复垦完成工程总量的9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