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网吧上网实行身份登记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保障公共场所安全的一项措施。然而,近日记者对安康城区部分网吧暗访发现,有的网吧上网登记形同虚设,未成年人上网时有发生。
近日,一位学生家长向本报反映:他孩子在安康城区江北某高中读书,10月下旬,孩子从学校出走后一直无音讯。后来,他在上网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孩子在上网,为了找到孩子,他化名与孩子聊天,试图找到孩子,谁知,孩子未透露自己所在地。孩子还未满18岁,网吧是不能接纳的。为此,他到城区走访网吧,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城区大多网吧上网登记形同虚设,因此,他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为证实这位家长反映的情况,10月26日10时许,记者来到安康城区解放路一网吧,在网吧吧台,记者交钱后,收银员给了一张上网单,并没有让记者登记,记者感到奇怪,反问收银员为什么不登记,收银员莞尔一笑。记者发现网吧内坐了20多人,而登记簿上却只有几个人登记。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巴山中路的一网络家园,以同样的方式,在没有登记的情况下,记者交了10元钱,进入网吧上网。在网吧内记者看到有穿着校服模样的上网者。上了半个多小时后,记者在吧台退网时,发现收银员正在填写上网登记簿,记者翻了翻上网簿上登记的上网者,笔迹一样。记者离开该网吧时,有几个身穿校服的人准备前来上网,记者拿起相机准备拍摄时,从楼下上来一个人自称是网吧管理人员,阻止记者拍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汉江大桥夜景灯遭人为破坏严重[ 11-06 ]
下一篇:我市“停运”出租车恢复运营[ 11-06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