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岚皋:农林科技擎起群众增收旗

    作者:陈延安 徐佳 时间:2017-10-31 09:40 来源:岚皋县 字号: 打印

      前不久,中国富硒魔芋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岚皋举行,来自国家农业部、中科院、农科院、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0余个中省市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领导,共同就富硒魔芋产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更好地促进群众脱贫增收展开调研和讨论,与岚皋签订多项技术合作协议,并见证了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这只是岚皋注重科技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岚皋根据当地实际,把科技助农兴农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进行安排、部署和实施,擎起了群众增收旗。

      科技进了田,庄稼成了“金饭碗”

      这个秋季,南宫山镇桂花村村民格外高兴。数百亩有机稻谷笑弯了腰,茎壮叶青,穗丰粒满。出产的米口感好、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即使年前就签了稻米收购协议的公司,也不得不在保底价基础上提高价格以确保收购。
      而就在半年前,许多农户已不打算再种水田,原因是,种出的米口味越来越淡,不好吃,不好卖,利润薄。县农林科技局局长周春栋带着技术干部来到村上仔细察看调研后认为:口味淡是因为长期使用化肥的结果,有机质减少,加上谷种生育期不长,也影响了口感。
      工作组当即提出应对方案:一、深耕,机耕与牛耕结合,将沉淀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下部土壤充分翻起到作业层;二、改用生物有机肥、绿肥和饼肥;三、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川优6203”,并采用穴盘育苗技术进一步延长生育期。
      如何打破化肥越施越多而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种庄稼只能糊口不能养家的局面?岚皋从供给侧审视,决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用好品质赢得好价钱,用好价钱保证群众好收益,让传统农作物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金饭碗”。
      为此,岚皋还与中科院有关单位合作,研制适宜本县作物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摒弃杀虫剂,推广杀虫灯;倡导农家肥、人工锄草和秸秆还田,逐步修复土壤微生态。
      据统计,岚皋今年共种植生态稻谷、马铃薯、蔬菜等15.6万亩,产值5.2亿元,预计可带动6000人增收。

      科技进了园,特色产业效益显

      深秋的南宫山镇宏大村猕猴桃产业园薄雾如烟,数万根水泥柱挺拔在坡地,架起密密匝匝的钢丝网。茎红叶绿的猕猴桃藤蔓已攀着牵引线爬上架,探出嫩绿的枝头。
      “赶明年,这些藤蔓就将从四面八方向架上赶来,开出淡黄色小花,结下毛茸茸的果实。”业主张天文说。张天文最乐的还不只是猕猴桃当前的长势,而是园区即将产生的效益:产果还有一两年,订单已满满当当,价格是普通猕猴桃二倍,这还不算药材、蜂蜜、拐枣收入。
      “种就种出最优产品,靠品质和效益取胜!”猕猴桃园区开建前,岚皋县政府县长杨义龙提出明确方向。
      如何实现品质、效益双丰收?岚皋县农林科技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市场对有机水果的高需求和本地野生猕猴桃的品质优的特点结合高效生产理念,制定出园区建设方案,即“种植生态化、品种本地化、设施现代化。”
      “顺坡起垄,垄间空地,两垄旁设沟排水。空地上种油菜、玉米,半熟时旋耕进土为肥。从外调苗植入垄中,施以有机肥,待生机勃勃,再采本地野生猕猴桃茎嫁接。三年后,架下垄间种药材,置蜂箱,沟边种拐枣树。整个园区铺设滴灌系统,自动化、精准化、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园区技术总指导、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谢利华介绍。
      2016年,岚皋挑选112名农林技术干部组成“科技特派员百人团”,“一对一”帮扶全县72个贫困村和产业扶贫园区,通过“建立一个科技园区、形成一套科技体系、解决一批发展难题、培训一批技术能人、记好一本帮扶日志”,推进科技扶贫的落实。谢利华正是“百人团”成员之一。
      据统计,岚皋县“科技特派员百人团”今年已累计开展农林科技培训和服务上千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

      科技进了户,脱贫增收绽新颜

      深秋,岚皋县四季镇月坝村李明勇家。窗外,下着蒙蒙细雨。屋内,红红的石炭火上架着一方小木桌,桌上放着好几本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教材。李明勇正伏案研读。
      “还是要相信科技!”李明勇向笔者讲述了他的遭遇:去年,他购回几百只七彩山鸡,“圈”了几亩平地养,结果死了大半。今年,他参加县农林科技局组织的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时,老师一句话点醒了他:“散养山鸡,最好选择林下坡地,有利于通风,散毒,排潮。”果不其然,他把基地迁至山中树林后,山鸡长得如小孔雀一般健康漂亮。李明勇说,他现在正研究山鸡越冬取暖问题。
      除职业农民技能培训需集中学习理论外,更多地,岚皋是把培训的“教室”放在了广袤的田间地头,技术人员现场给群众讲解、示范,“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
      岚皋县农林科技局还建立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和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通过村民微信群、产业“技术库”等“线上”服务和技术人员接到求助后上门下地“线下”服务,将产业技术及时准确输送到千家万户。
      10月23日,岚皋县产业技术服务“110”接到堰门镇瑞金村刘朝龙等群众求助,希望派专家前去指导茶树扦插、育苗技术,县农林科技局茶业技术骨干包永贵等人闻讯后迅速赶到该村,解决了群众燃眉之急,赢得交口称赞。
      岚皋还出台《科技创新及科研攻关奖励扶持办法》,对辖区单位和个人从事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和科技管理等4大类9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奖励,最高奖额10万元。
      据统计,岚皋今年累计到村到地头开展魔芋、蔬菜、养殖、茶叶、药材等产业技能培训700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